野外水域水流湍急,容易发生溺水事件;儿童电话手表内暗藏诈骗陷阱……暑期,应该如何为孩子们织好安全网、系牢“安全带”?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近期对此进行采访,为学生和家长送上暑期“安全锦囊”。
溺水事故高发,远离危险区域
蹬腿、转肩、摆头、换气……7月13日下午,海南师范大学龙昆南校区游泳馆内,多名小学生在游泳教练的指导下学游泳。
“孩子在游泳馆里学习游泳,不仅能丰富假期生活,还能提升游泳技能和防溺水安全意识。”海口学生家长李女士说。
近日,许多孩子在海南师范大学龙昆南校区游泳馆学游泳。通讯员韩飞摄
暑假天气炎热,游泳、戏水热度攀升,但同时也是溺水事故高发期。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儿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周莉蓉介绍,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到危险水域玩耍,尤其不要去水库、河道、池塘等无人看管的野外水域。这些地方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其实水域下暗藏危险。
“野外水域情况复杂,即使孩子会游泳,也可能被水草缠住、陷入淤泥或被暗流、漩涡卷走。”周莉蓉提醒,孩子在水边或水中玩耍时,监护人要做到有效看护,切忌让孩子游“野泳”。
暑期戏水应选择安全水域,切不可前往未开发或未开放区域。图为人们在三亚大东海边游玩。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程龙摄
万一发生溺水情况,学会自救方法是关键。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体育军事教学部副主任关洪国提醒,溺水自救时,首先要保持镇静,屏住呼吸,屈膝抱腿让身体上浮,然后将身体翻转成仰卧姿势,双手贴着水面向前伸并屈膝,仰头用嘴呼吸,等待救援。如果身边有木板、树枝、救生圈等漂浮物,应及时抱住。
“暑期,在海边玩水时,还要警惕被称为海滩‘头号杀手’的离岸流。”关洪国表示,离岸流又称裂流,流速快,表面平静让人难以察觉,十分危险。
应该如何识别离岸流?关洪国介绍,通常情况下,离岸流在浅滩沙槽、海岬、礁石附近区域高发。如果看到海里的白色泡沫、浑浊泥沙集中漂离岸边流向深水区,或海水颜色与两侧区域不同,可能存在离岸流。
如果在海边遇到离岸流,应该怎么办?“要保持冷静、保存体力,可仰卧漂浮身体或俯卧时抬头以蛙泳姿势漂浮,同时注意观察周围有没有能帮助自己浮起来的物品,可以将这些物品抱在身前。”关洪国说。
此外,游泳池、家里的浴缸等也可能成为导致孩子溺水的“隐形杀手”,需要孩子和家长提高警惕。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暑期开启,孩子们上网、独处时间增加。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这一“隐形威胁”悄然逼近未成年人。一块小小的儿童电话手表,成为许多诈骗团伙的新目标。
日前,一则“12岁宁波男孩使用电话手表被骗走3万多元”的消息在网上刷屏。这名男孩在上网时被引诱下载相关App,一步步踏入骗子设下的陷阱中。
儿童电话手表存在的安全隐患,应该如何消除?有关人士建议,家长应提前调整孩子电话手表的功能设置,对孩子进行风险提示,提升反诈意识。
“家长们也要增强防范意识,切勿轻易让孩子在电话手表上绑定银行卡。”海口市白沙门小学教师荀莉说。如果孩子确实有使用电话手表进行消费的需求,家长应设置电话手表每天最高消费金额,开启账单功能,制定禁用时间;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话手表,定期检查和删除陌生App。
近年来,面对诈骗陷阱,校园反诈教育也随之升级。我省多所学校将防诈知识融入课堂教学,通过真实案例与情景模拟为学生筑牢反诈“防火墙”。
“我校通过创设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增强他们的反诈意识。”海口市龙岐小学教师陈丽妃说。
日前,海南反诈中心发布提示,与买卖网络游戏账号和装备相关的诈骗活动在暑期高发,受害对象主要是喜欢玩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群体。家长应提醒孩子保护好个人信息,如遇网络威胁或诱导,务必第一时间告知父母或报警。
据了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逐渐呈现低龄化蔓延趋势,大量学生被诈骗或被诱导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不仅严重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还会对涉事学生的未来人生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
日前,陵水公安局、陵水教育局联合在网上发布暑期防诈信,提醒家长要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了解孩子近期网络社交情况,教育孩子切勿出借、出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宝等金融账户,以及微信、QQ等虚拟通信账户;不要轻信视频直播、陌生App、聊天群等号称能网上兼职快速赚钱的广告;不要帮助他人拨打电话或通过网络进行“拉人”、刷单、引流等活动;切勿参与网络赌博。
防火防险别大意
连日来,全省各地的“爱心托管站”相继启动,众多“消防小课堂”也随之拉开帷幕,面向学生群体开展消防科普活动。
“暑期,由于好奇心驱使、缺乏安全意识以及监护人疏忽等原因,未成年人玩火引发火灾的案例时有发生。”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新闻宣传处二级助理员杨华龙表示,一方面,学校平时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课程、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火灾危害和预防措施;另一方面,家长在家里应提醒孩子不要玩火,提升防火意识。
日前,儋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宣讲员在儋州市那大镇中心幼儿园开展暑期消防安全培训。
假期,孩子居家时间增多。杨华龙提醒,家长应将火柴、打火机等易燃物品放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iPad、平衡车、充电玩具等不能过度充电。
“家长们还可以带领孩子参加社区、学校、消防部门组织的消防体验活动,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正确掌握自救及逃生技能。”杨华龙提醒,暑期,孩子如果遇到火灾,应保持冷静,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告火灾情况,告知详细地址和火势情况。
暑期,孩子们户外活动增多,容易出现被卡在栏杆里等意外。如果不慎被卡,应该怎么办?杨华龙提醒,防止孩子窒息是首要任务。如果孩子身体悬空,一定要第一时间托起孩子身体,以免压迫呼吸道。尽量安抚孩子情绪,让孩子不要乱动,以免卡得更紧。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困难时,应及时拨打120或119求助,切勿盲目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