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酱、扁豆酱、酸豆酱、黄灯笼辣椒酱、益智酱、捞叶酱、荔枝酱……海南人利用本地食材,制作出品类丰富的酱料,为琼岛风味写下精彩一笔。
8月开渔以来,三亚、乐东等地流行吃酸豆鱼(酸汤鱼),这直接带动了酸豆酱的销售。虾酱、扁豆酱、酸豆酱、黄灯笼辣椒酱、益智酱、捞叶酱、荔枝酱……海南人利用本地食材,制作出品类丰富的酱料,为琼岛风味写下精彩一笔,本期《海南周刊》封面聚焦酱香海南,敬请关注!
佐味骑兵琼酱
一勺辣酱,只是洒落星星点点,就能把一碗汤面的口感大幅提升,这无疑印证了那句名言:“酱者,百味之将帅,帅百味而行。”在海南,人们对酱料的讲究,不亚于关心食材是否新鲜、烹饪技法是否地道。无论是虾酱、什锦酱、辣椒酱,还是扁豆酱、捞叶酱、益智酱……一勺好酱的融入,就能让“清淡”有别于“寡淡”,为食客增添舌尖上的快意。
周凤翎:一勺“酸酱”唤醒乡味
8月16日开渔号子响彻琼南,三亚市崖州区保平村入海口的渔港里,渔船载着鲜鱼靠岸;村里那棵500多岁的酸豆古树下,有一个刚设立不久的酸豆鱼美食推广点,43岁的周凤翎将酸豆酱与白贝放入锅中。酸汤翻滚间,酸豆特有的清香混着海鲜鲜气,勾得游客寻味而来。
周凤翎长期致力于推广崖州传统美食,对用酸豆酱调制的各类美食情有独钟。“目前,政府有关部门正在支持保平村建设酸豆鱼美食广场,希望广场建成运营后,有更多市民游客走进保平村品尝崖州风味!”他说。
海南调料“玩跨界”
调料,只是餐桌上的“配角”?在海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当以“猛辣”著称的黄灯笼椒跳出酱料框架,成为饮品界“冰火两重天”的爆款代表;当胡椒冲破饮食边界,从调味品摇身一变为芬芳馥郁的香水;当香草跨界至餐饮、日化乃至文创等领域,解锁更多应用场景……我们对于调料的固有印象正在改变。在创意与科技的加持下,那些浸润着热带海岛风情的特色调料,在时尚圈、饮品界等领域绽放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