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黎苗古韵碰撞现代创意!海南这场非遗嘉年华看点十足

  8月9日至10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第五场在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精彩上演。当黎苗古韵遇见现代创意,当传统技艺碰撞青春活力,这场非遗嘉年华不仅展现了琼岛文化的深厚底蕴,更以创新形式让千年非遗“活”在当下。

  视听盛宴:五艺同台展琼韵

  8月9日上午,“非遗番新·周末‘聚’场”演出季火热开演,五大非遗项目轮番登场,为观众奉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黎族钱铃双刀舞《咚铃伽》率先点燃全场,舞者刚柔并济的表演赢得阵阵喝彩。互动环节中,观众们跃跃欲试,在专业舞者指导下体验双刀与钱铃的独特韵律,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海南苗族民歌《春夏秋寒》表演现场。记者洪盛伟摄

  随后登场的歌手邱建东演唱海南苗族民歌《春夏秋寒》,用天籁般的嗓音将观众带入苗寨的山水之间;临剧《长亭送夫》则用方言唱腔演绎出动人故事;黎族赛方言长调《桌上喝酒杯碰杯》让婚俗文化在歌声中流淌;压轴出场的海南苗族盘皇舞,以庄重的仪式感展现民族信仰的深厚内涵。

  临剧《长亭送夫》表演现场。记者洪盛伟摄

  带着孩子来观演的刘先生表示:“这样的演出应该多办,让孩子知道我们海南有这么棒的非遗!”

  海南苗族盘皇舞表演现场。记者洪盛伟摄

  名师讲堂:琼剧艺术润童心

  在非遗读书会·琼剧专场的学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国家二级演员、海南艺术职业学院琼剧表演专业教师吴巧音受邀出席,围绕琼剧神话剧目《西湖公主》中阿珊一角的塑造,与现场观众分享角色理解、表演技巧及琼剧传承心得,更在互动环节带领小朋友体验戏曲公主动作,让非遗传承浸润童心。孩子们踮着脚尖、晃着手臂,虽动作稚嫩,却在笑声中触摸到戏曲身段的韵律美。

  海南艺术职业学院琼剧表演专业教师吴巧音在分享琼剧表演技巧。记者洪盛伟摄

  此次分享会不仅让观众深入了解了琼剧角色塑造的幕后故事,更通过手把手的互动,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感受戏曲之美,展现了非遗传承人在传统与创新中的探索。前来学习的大学生王同学有感而发,琼剧的魅力就在于“让古老的唱出当代心声”,而这样的交流与体验,正是让非遗在生活中焕发青春的生动实践。

  创意工坊:亲子共绘非遗梦

  “潮创一夏·灵感奇遇”非遗快闪活动区成为亲子互动的热门打卡点。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创作琼剧脸谱,在彩绘过程中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

  “和儿子一起完成关公脸谱的那一刻,孩子突然说‘红色代表忠诚’,我突然意识到这不仅是手工课,更是文化基因的传递。”市民陈先生抚摸着刚完成的作品感慨道。

  市民游客绘制琼剧脸谱手工活动现场。记者洪盛伟摄

  沉浸体验:非遗玩出新花样

  周末的海南省非遗展示中心,正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奇遇记”。这座承载千年文脉的场馆,一改往日的静态展示,通过互动游戏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游客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层层关卡挑战,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市民吴女士看着孩子收获非遗盲盒开心的模样,欣慰地说:“原来传统文化可以这样寓教于乐,成为孩子们珍藏的美好记忆。”

  据悉,“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将持续至8月17日。这场持续升温的文化盛宴,始终保持“周周有亮点、场场有惊喜”的鲜活节奏,为市民游客铺就一条深度触摸传统、感受活力的沉浸式非遗体验路径。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