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在海南岛的黎族聚居区,黎族群众每逢喜庆的日子必唱歌,内容丰富、曲调众多的黎族民歌如同奔腾不息的河流,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然而,因为黎族没有文字,当地的歌曲只能靠口口相传,保留下来的相关史料很少,这给黎族民歌的研究、保护、传承带来挑战。如何将这种“无字民歌”的文化薪火传下去?我省有关部门、黎族民歌传承人、专家学者和社会组织进行了探索。
黎族女孩在对歌。孙振军摄
调查研究
遍访黎村寻歌韵
黎族民歌题材广泛,记录了黎族聚居区的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劳动生产、婚恋爱情、风俗习惯、知识游戏等。它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交流交际的工具,是黎族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黎族民歌歌调众多。在《黎族传统民歌三千首》中,有关专家共整理出了80余种黎族的歌调。
正是因为发现了这座“音乐宝库”的魅力,许多音乐工作者致力于黎族民歌研究,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曹量就是其中一位。
曹量(右)拜访王妚大。受访者供图
“黎族民歌曲调优美动人,朗朗上口,语言简洁明快、至情至性。”曹量仍记得自己第一次听黎族民歌时的感受。怀着满腔热忱,来自西北的他于2006年一头扎进黎族民歌研究。
不料,调查研究伊始,工作就陷入困境。黎族没有文字,而调查必须与说黎语的传唱者对话,语言沟通障碍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坎。“幸运的是,海南大学的语言学专家及黎族聚居区的文化工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曹量说。
民歌作为以声传情的艺术形式,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在调查中,曹量深入黎族村落,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采集记录,有时候在村子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只为采集到最原生态的黎族民歌。“近年来产生了很多新的黎族民歌,这些民歌有其自身价值,却非原生态的黎族民歌,我们不仅要迈开腿,还要把腿迈到对的地方。”曹量说。
黎族民歌研究之难还在于:因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不同,黎族5个方言支系的民歌存在差异。为了摸清黎族民歌的整体风貌,曹量只能扩大调查范围,10多年来,他走遍了海南中西部9个市县黎族5大方言区。
在曹量开展调查研究的同时,我省有关部门和市县也在积极推动对黎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好消息不断传来:2008年,黎族民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黎族传统民歌三千首》出版;2009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王妚大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成为首位海南黎族民间音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2017年,曹量编写完成《黎族音乐志》。在该书中,关于黎族民歌的内容占据重要章节。从黎族民歌的文化特征、黎族民歌与乡土社会、黎族民歌的体裁特征,到黎族5个方言支系民歌的特点等,该书都作了详细介绍。
调查研究,是推动黎族民歌传承的第一步。“最终还是要让黎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不断传唱,这才是真正得到传承和保护。”曹量说。
学校教育
先教黎语后教歌
“奔格内(黎语,意为‘来这里’)嘞,奔格内,喝了这杯山栏酒,我们永远是朋友……”这是琼中和平镇堑对村人陈师泉用黎语演唱的一首迎客歌。
陈师泉虽然在黎族村落长大,但以前只会唱汉语黎族民歌。2016年,在琼中黎族民歌培训班上,“黎族歌王”王取荣用黎语演唱原汁原味的民歌点燃了他的学唱热情。
经过王取荣的耐心指导,陈师泉学会了许多经典的黎族民歌。2021年,他顺利入选琼中黎族民歌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并从2023年开始授课,教学员唱黎族民歌。
看着自己的学员变成了老师,王取荣很是高兴。“我从小跟着父母和长辈学唱黎族民歌,如今他们渐渐老了,我们一定要把这些歌曲记录下来,再传下去。”王取荣经常走村串户采集歌曲,记下了上千首黎族民歌。作为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民歌“四亲调”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他奔波于海口、五指山、陵水等地教唱黎族民歌。
“现在,不少黎族小朋友不会唱黎族民歌,甚至不会说黎语。”被称为“黎族百灵鸟”的黄婷丹同样感受到了保护传承黎族民歌的迫切性。从2013年起,在五指山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她进校园教孩子们唱黎族民歌,仅2024年就在当地9所中小学、职校上课。
一些孩子不会说黎语,而大部分黎族民歌是用黎语演唱的,怎么教?“只能口传心授,从发音教起,先一字一句教他们黎语发音,再教唱。”黄婷丹说,一节课上下来,往往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孩子发音,有的孩子反应慢,她就放慢语速,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教,让孩子模仿她的口型、吐字。
在学校教唱黎族民歌,教材必不可少。一些黎族民歌专著往往偏重理论,对于没有歌唱基础的初学者,没有太大的辅助价值。一些收录黎族民歌的集子,歌曲类别繁多,很多不适合孩子唱。为此,黄婷丹从上万首黎族民歌中精心挑选了12首符合教学需求的歌曲,于2017年编写了教材《海南黎族杞方言原生态儿歌》,并录制了黎族童谣影像。
“我们定期举办少数民族民歌培训班,面向各市县文艺骨干、民族中小学音乐教师等授课,课程包括《黎族苗族民歌概况和创新发展》《黎族苗族民间舞蹈动作韵律教学与实习训练》等。”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老人带新人、老师带学生的方式,推动黎族民歌等民族传统技艺代代相传。
数字化存录
可在线学唱黎族民歌
“欧啊欧,朋友啊朋友,今日是什么节日,今日是三月又三日……”日前,东方市黎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符花金在央视舞台上,教多位青年歌手演唱黎族民歌“欧欧调”《今日三月三》的视频,在网上再次广泛传播。
2023年11月,符花金受央视邀请,参加了第八期《原声天籁——中国民歌盛典》节目的录制。在节目中,符花金不仅演唱了《万泉河水清又清》《五指山歌》等海南经典歌曲,也让更多人知道了黎族美孚方言区的原生态黎族民歌——“欧欧调”。虽然节目已录制播出1年多,但该视频在网上传播的热度不减。
符花金演唱黎族民歌。
保护传承黎族民歌,记音、记词、记谱也很重要。1981年,部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师生曾组成“海南民间音乐采访小组”,对黎族民歌进行实地调查采录。他们用卡式磁带录音,用简谱记谱,用英语音标和汉语拼音的混合体记录唱词发音,虽然不太完善,但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原始资料。
近年来,搭上“信息化”快车,黎族民歌数字化存录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保存的形式有图片、音频、视频等。
2022年,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实施“海南民歌抢救工程”。“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会组织专家去基层调研,通过记音、记词、记谱、拍摄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记录黎族民歌等民间文艺珍宝。”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蔡葩说,专家们深入黎族村落,通过多种方式将原生态的黎族民歌记录下来,让非遗活化再生。
蔡葩(中)在保亭进行民歌采风。
市民游客点击进入由海南省文化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打造的海南省数字文化馆,不仅可以在线听黎族民歌,还能通过视频课程跟着传承人学唱黎族民歌。
文字整理/罗安明制图/张昕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
原标题:无字民歌声声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