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姓氏地名中的文化密码
海南日报 杨树 2024-05-27 09:58

  在海南地名文化中,姓氏地名是一大特色。姓氏地名得以形成并流传下来,往往是因当地是某个姓氏的原始聚居地,或者是因当地某个姓氏的人物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使得后人愿意以该姓氏来给地方命名。

  王五镇:直接以姓氏命名

  王五镇位于儋州西北部,历史上曾经是海南西部重镇,人们把王五镇与琼海嘉积镇相提并论,称为“东嘉积,西王五”。民国《儋县志》中有关于过去王五镇繁华、热闹的相关描述:“民户八百余,街市商店一百余间。人民除学业、商业外,工业、农业尤为发达,蔬菜出产称为全县之冠。黎方山货、海滨鱼盐及各乡之糖米、杂粮咸集合交易于此,诚为琼西交通之一重镇也。”

  王五镇的前身为“黄五市”,于明代嘉靖年间建成集市,历史上演变出黄五、黄武、王武、王五等多个名称。明万历《儋州志》有记载:“黄五市,在州南二十里,嘉靖间立。”清康熙《儋州志》中的“儋州全图”则记为“王武市”,而在民国《儋县志》中,才有“王五”的记载。

清康熙《儋州志》中的“儋州全图”将“王五”记为“王武”。杨树供图

  关于“王五”的由来,《儋县概况》有相关记载:“王五旧名黄武、王五,位于儋县西北部,距今县城45公里。明嘉靖年间立基,相传先是姓王、姓黄、姓伍三家在此开业(种田又打铁),后人渐集居而称‘黄武’‘黄五’又‘王五’。”《海南百科全书》也有相似描述:“相传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有王姓、黄姓和伍姓3户移民(在王五)设铺打铁、卖酒,地名由此而得。”在王五民间,也有相似的地名由来说法。

  在儋州当地方言中,“王”与“黄”谐音,而“五”又与“伍”“武”谐音,故而从黄五、黄武、王武最后到王五,都是谐音演变的结果,也是直接以姓氏命名的结果。

海南大学校园内的丘海湖。张鸣洋 摄

  在海南大学西门附近,有一片湖泊名为“丘海湖”,这片湖泊同样以两个姓氏来命名——“丘”即丘濬,“海”即“海瑞”。“海南双璧”丘濬、海瑞为海南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丘海湖”即取这两大名人的姓氏来命名。与之相似的,还有海口一条纵贯南北的道路——丘海大道。丘海大道的“丘”“海”,正是丘濬与海瑞的姓氏。

  海口新坡镇有一老村名为“梁陈村”,此村先有梁姓人家迁来居住,随后陈姓人家也搬迁而至,梁、陈是开村的两个姓氏,“梁陈”由此得来。

  陶公山:以姓氏加尊称命名

  陶公山,古代又称为扶山、岭脚岭,位于海口云龙镇,是古代海南的一座名山。

  清道光《琼州府志》有记载:“扶山,……在城东南五十里。左有五岭,一曰从衡,二曰思峒,三曰光螺,四曰居碌,五曰居林,递相拥护,故曰扶山。昔有陶公居之,故又名陶公山。道书以为第二十四福地。又有巨潭,流三十六曲以达于江。其西有苍巡峒,中有二井。”

  陶公山海拔不足百米,但名气很大,成书于北宋时期的道家经典著作《云笈七签》载录,中国有风水宝地七十二处,陶公山亦名列其中。明万历《琼州府志》记载:“陶公山,……山下陶公墓,至今琼人慕其风水,争卜葬于此。”历史上,安葬于陶公山的名人有明代进士王克义、明代户部侍郎唐胄、明代御史陈实、明代给事中许子伟等。

清咸丰《琼山县志》中的陶公山。杨树供图

  “陶公福地”也曾是著名景点,为“琼州八景”之一。明代琼山进士郑廷鹄有诗《陶公福地》,诗云:“五岭迢迢拥福山,陶公盘郁海云间。寒潭夜雨苍龙吼,曲水春风彩凤还。竹径石边看独塔,草亭峰外送双鬟。仙台不秘长生药,蒲节松花可驻颜。”诗句描写了陶公山的山峰、春水、竹径、野花,可以想象当时这一山岭的美丽风光。

  “陶公山”成名已久,关于这一名称的由来,道光《琼州府志》称“昔有陶公居之,故又名陶公山”。清康熙《琼州府志》又有这样的记载:“陶公山,又名‘扶山’,在城东南五十里。山左有五岭环护,故曰‘扶山’。……陶公开之,得道而去,故又名‘陶公山’。”

  明正德《琼台志》还有这样的记载:“陶公山在县东南五十里麻长都陶村境,村人多姓陶。”根据诸多古籍的描述,陶公山的得名,确实与一位被人称为“陶公”的人物有关。

  冯坡镇:姓氏加其他因素命名

  冯坡镇是一个靠海乡镇,位于文昌市北部,东与翁田镇相连,南与抱罗镇接壤,西与锦山镇毗邻。冯坡镇于1986年建镇,因镇政府驻扎于冯坡墟,故而沿用“冯坡”之名。冯坡墟前身为“冯家坡市”,始设于清代,清咸丰《文昌县志》“墟市”篇目中有记载:“冯家坡市,南三图。”到民国时,当地又设“冯家坡乡”。

  “冯坡”有“冯家居住之坡地”的意思,《文昌县志》有记载:“冯坡墟,传说建于清代,最先由冯淑岗先生在此地建屋定居,称冯屋坡,也称冯家坡,后来为了方便记忆而简称‘冯坡’。”

  《海南百科全书》的描述有些不一样,此书记载:在清代时,有很多冯姓人家到此落脚,后来此地发展成墟市,这一墟市因冯姓人家多而被称为“冯家坡”,再后来才简称为“冯坡”。

  “冯坡”之名的得来说法有二:一是因冯姓先祖冯淑岗在当地定居后发展成村墟而得名,二是因冯家人在当地聚居而得名。不管何种说法,可以确定的是,“冯坡”这一名称是由姓氏“冯”加上“坡地”组合而成。

  昌江有一个村子名为“蔡南阳”,此村位于国家森林公园霸王岭片区内,有山有水。村庄大部分人都姓蔡,故而村子有“蔡”之名;村子的西南侧有一条小河名为“南阳溪”,“南阳”由此得来。“蔡南阳”这一名称,由姓氏加上河流名称组合而成。

  澄迈金江镇有三个村子名称分别为加时曾村、加时徐村和加时王村。这三个村庄,建村始祖的姓氏分别为曾、徐和王,村名也分别用上了对应姓氏,而这三个村庄又都由“加时村”迁出,故而村名又加上了“加时”。

  在海南,直接以姓氏命名的地名还有很多,比如海口郑村、赵村、林村等;以姓氏加人物尊称命名的地名,也还有不少,比如儋州周爸岭、万宁刘公田等等;以姓氏加其他因素命名的地名,还有海口陈永村、澄迈陈北坡村等等。姓氏地名的由来各有千秋,但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