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万宁小海生态系统修复后,离开的鱼鸟又回来了
海南日报 李豌 2024-05-21 09:39

  关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小海生态系统修复后,离开的鱼鸟又回来了

  老“居民”携儿带女回老家

  开阔泛蓝的水面,一只黑身白翅的海鸟快速飞过;身前防浪堤上,两只约一厘米长的多足小动物正在窸窸窣窣地走着。“这是海蟑螂,生态环境好的情况下才能出现。”5月20日上午,在万宁市和乐镇小海入海口“咽喉”港北口门处,万宁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林斯健提醒海南日报记者注意身前的两只小动物。

  万宁小海附近,鹭鸟在翩翩起舞。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不止于此。消失的鱼虾贝类重新在小海生长,离开的鸟类回到这里筑巢栖息,带鱼、海豚等外海物种又能自由游入小海……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小海又能顺畅“深呼吸”了。

  岸上,几辆挖掘机和大卡车,正在把从海底抽出的砂石运走。“这些是从海底挖出来的疏浚物,挖出来后,近岸处小海深度从原来的50厘米,增加到一二米深,不仅方便渔船行驶,也能提升小海水体交换和自净能力。”万宁小海港北口门拓宽工程项目负责人杨世英解释道,整体工程已于去年10月完工,目前正在进行运走疏浚物的收尾工作。

  被拓宽后的港北口门,旧有的拦沙堤被拆掉,整体宽度从150米增加至280米。“咽喉要道”宽了、深了,小海“呼吸”顺畅的物理障碍被破除了。

  “总面积43平方公里的小海,就这么一个与外海相连的潮汐通道,以前很窄,而且被很多渔排挡住,既有养殖尾水排放,小海纳潮量也变小,水体更容易受污染。”林斯健说,该工程的实施,使得小海纳潮量从原有的1400万立方米增加至1883万立方米,整体增加了34%,水体半交换期从一个月缩短至10天到15天。

  不过,要想水清鱼跃,仅靠拓宽小海“呼吸口”还不够。万宁从农业面源、养殖尾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等主要污染源下手,从源头治理小海污染问题。

  在港北口门不远处,站在港北大桥上,可见桥下整齐的一口口鱼塘,最外侧是正在建设中的和乐镇乐群养殖区养殖尾水集中治理工程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附近的养殖尾水都统一收集到这里进行处理达标后才会排放。”林斯健说。

  截至目前,除清退小海养殖池塘10315亩外,万宁还在万城镇乌场、和乐镇乐群两个主要养殖区建设养殖尾水集中治理工程项目,进度分别为50%和95%,均计划2024年底建成。此外,在万城镇、后安镇、和乐镇建设镇污水处理厂,并均已建成投入使用,正在逐步将各镇全部区域纳管收集治理。

  如果说止污是治标,那么治本则是要让小海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万宁正在通过种植红树林等方式,恢复小海红树林和海草床生态系统。站在小海后安镇岸线至东山河出海口段,两岸椰林随风摇摆,白鹭立足栖息,曾经都是渔排的水面,生长起一片片的红树林,大部分已有约1米高,个别树种高超2米。负责红树林维护的海南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张富民介绍,这一片红树林大概有500多亩,已经种了3年,有专人负责巡逻维护。

  随着小海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万宁又将治理的目光投向小海内部。林斯健说,现在的小海水质重新适宜多种海草生长,万宁正在推进小海海草床修复与海藻种植工程施工建设,计划2025年底前完工。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