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白沙起义老物件——简朴的武器 火热的斗争
海南日报 谢凯 2023-08-14 09:20

  1943年8月12日,在黎族首领王国兴的带领下,饱受国民党顽固派迫害的黎族苗族群众揭竿而起,发动了震撼全琼的白沙起义。这一壮举不仅沉重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在五指山区的统治势力,也为创建五指山中心根据地和解放海南岛创造了有利条件,更开启了黎族苗族人民跟党走的新征程。

  80年过去了,如今在那场起义发生的地点海南中部黎族苗族聚居区,已经很难找到亲历者,但在白沙起义纪念馆等场馆内,陈列着粉枪、弩弓、牛角号等一批与起义相关的物件。透过这些老物件,我们仍能窥见白沙起义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

  A

  粉枪是起义主要武器

  发动起义必须有武器。在白沙起义纪念馆里,3把老式枪支引人注目,这也是纪念馆里为数不多的当年起义军战士使用过的物品。

  “这是多年前参加过白沙起义的几位老战士捐赠的,他们保存得非常好,枪管、枪托等主要部件还在。”白沙起义纪念园负责人蒋文彪向海南日报记者介绍,80年前,正是靠着粉枪、弓箭等简单的武器,参加起义的黎族苗族群众合力把国民党军政机关和部队几乎全部赶出了白沙县。

白沙起义群众用过的粉枪。

  1943年8月17日凌晨1时许,由二十几个壮年黎族汉子组成的敢死队正悄然向位于什存村的一个联络所靠近。这群手持大刀、弓箭、粉枪等的敢死队队员要解救王国兴等重要人物。

  也许是由于过分紧张,在靠近联络所时,一名敢死队队员不小心摔倒了,他手上的粉枪走了火,正是这“砰”的一声枪响,让营救王国兴的战斗正式打响。

  在白沙起义纪念园里,一张王国兴介绍白沙起义武器粉枪的老照片非常显眼,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粉枪在白沙起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951年,党中央派中央民族访问团访问五指山区。白沙起义领导人王国兴向访问团成员讲述当年黎族人民武装起义、寻找共产党的经过,并向大家介绍粉枪的用法。“当年我们就是用这粉枪打‘国贼’(指国民党顽固派)。”王国兴说。

  粉枪是黎族苗族群众狩猎的主要工具之一,结构简单,使用方法也较简单,装上火药后,拉起枪栓扣动扳机即可射击,是当时杀伤力较强的武器之一。白沙起义爆发前,王国兴等黎族苗族首领开了多次筹备会。在红毛乡什亲山召开的筹备会上,参会代表汇报了各区域起义筹备情况,根据现场汇总的数据,当时黎族苗族群众手上共有粉枪1.2万余支、弓数把、箭数千支。可见粉枪是白沙起义群众的主要武器。

  当然,有粉枪,就需要大量的火药。起义前,苗族群众曾给王国兴送去500斤火药和50包引线,还有一些汉族商人暗中提供火柴、硫磺、硝等。

  当时五指山区不具备大量生产火药的条件,黎族苗族群众的火药大都是从海口、定安、临高、儋州等地输入的。原籍定安县的王泰信(王太信)年少时四处流浪,以商为业,后被王国兴的舅父王仕贵收留,长大后娶黎族姑娘为妻,在黎村安了家。当起义队伍急需火药时,他不仅捐出了积蓄,还多次被王国兴派往定安购买火柴、硫磺、硝等物资,往返于定安和五指山区之间,为起义作出了贡献。

  B

  就地取材制作弓箭和炮

  在白沙起义纪念园的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个庞然大物——荔枝木炮。这种荔枝木炮的主要原料是荔枝木,曾在什阳抗暴斗争中助黎族同胞击退敌人。

  从现场展示的荔枝木炮仿制品来看,炮的结构比较简单,底座为一块长方形的荔枝木,炮身底部有一个点火口。在炮膛内填装火药后,点火即可发射。

  荔枝木质地坚硬,海南中部山区林木茂密,分布着不少荔枝树。聪明的黎族苗族群众就地取材制炮,作为战斗压制火力。

  “除了荔枝木炮,白沙起义中黎族苗族群众使用的武器还有弓箭。”蒋文彪介绍,弓箭是黎族群众的狩猎工具之一,以前大部分黎族成年男子都会射箭,战时弓箭就成了武器。在白沙起义相关战斗中,弓和箭使用非常频繁,还有起义群众将竹片削成锋利状制作毒竹刺,放于陷阱中。

白沙起义军进攻路线简图。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1943年8月12日,白沙一区白沙、细水、元门等乡的4000多名黎族苗族群众提前发动起义,手持弓箭、钩刀、粉枪、锄头、木棍等,如决堤之水,冲向国民党军政机关和部队驻地,标志着白沙起义爆发。此后的半个月时间里,白沙各区的黎族苗族群众用手中的简易武器,打死打伤国民党军政人员300余人,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

  记者发现,纪念馆展柜里的弓有“十”字形的,也有“一”字形和“Y”形的,均为木制弓,弓箭还配有索带。

  “在缺少武器和火药的情况下,弓和箭起了很大作用。”蒋文彪说,黎族苗族群众掌握了制作弓箭的技术,原材料也容易得到,起义群众还在箭头处涂抹毒液,以增强杀伤力。

  在白沙起义中,黎族苗族群众发挥聪明才智,就地取材制作各类简单武器,投入战斗。正由于没有先进武器,又缺乏军事斗争知识,起义在取得初步胜利后便遭到了国民党顽固派的镇压和反扑。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王国兴、王玉锦、王亚福等率领起义队伍撤退至鹦哥岭、什寒山等地坚持斗争。

  C

  发出进攻信号的牛角号

  “呜——呜——”在白沙起义相关战斗中,粗犷的牛角号声一次次激励起义群众杀向敌人。

  “当时牛角号用途比较广泛。”蒋文彪介绍,在海南黎族苗族聚居区,牛角号常在祭祀、节庆、大会等场合被用到,起义群众考虑到它发出的声音容易被同胞们识别,所以把它当作冲锋号来使用,以鼓舞士气。此外,牛角号也被用作装载火药等的容器。

白沙起义群众用过的牛角号。

  不管是8月12日的第一次战斗,还是之后的总攻,牛角号声时常在起义队伍进攻敌人据点时响起。听到牛角号声,黎族苗族汉子拿起武器奔赴前线,妇女和孩子们则自发组织起来,给起义军战士做饭、送椰子水。

白沙起义群众用过的战鼓。

  随着号声响起,胜利的喜讯也不断传来。毛贵、毛栈一带的起义群众攻打驻毛坎、章支头等地的感恩、昌江、乐东3个国民党县政府并大获全胜,随后又在什统黑村消灭了数十名敌兵;与此同时,另一路起义群众围攻驻方满村的守敌,攻占了敌人3个粮仓,缴获了不少粮食;王国兴率领各路起义队伍向什响守备二团团部发起进攻,该团团长王弼及其特务连官兵往加叉方向逃窜……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天涯社区微博
    微博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