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您能双手抱臂吗?您能蹲下吗?”8月6日上午,在海口市云龙镇潭连村83岁老人黎玉花家里,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方林楠正轻声指导老人完成评估。
与此同时,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杏林小区,三间闲置铺面正被改造成宽敞明亮的养老服务中心,工人们挥汗如雨赶工期。
这些场景,是海南全力推进2025年省级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扩容的生动缩影。目前,全省已完成17万余名高龄老人能力评估,完成率超80%;7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2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正加快建设。
科学评估
结果将用于个性化服务
“阿公,您身体硬朗,但腿疼的毛病要重视,关节炎发作一定要就医!”8月6日,在海口云龙镇木南村,两位评估师为80岁村民符树财完成评估后细心叮嘱。老人感动地说:“政府把服务送到家,太贴心了!”
对于海口市云龙镇潭连村87岁的老人郑爱芳患有脑梗,评估团队创新采用家属转述方式完成评估。“评估很专业,听说后续会有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只需要花不多的钱,奶奶就能得到更好照顾了。”郑爱芳的孙子满怀期待地说。
“老年人能力评估是养老服务的基础工程。”海南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投入2520万元专项资金,为全省21万名80岁以上老人建立精准服务档案。评估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自理能力、基础运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4个维度,细化26项具体指标,将老年人能力科学划分为五个等级。
为确保评估质量,全省已培训300余名高级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并建成全省统一的信息系统。“评估不是终点,而是服务的起点。”省民政厅负责人表示,评估结果将用于发放养老护理补贴、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定制照护方案、匹配助餐送餐等个性化服务。
设施升级
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评估为老人“建档”,而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则保障服务“落地”。保亭杏林小区正在施工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配备了多功能活动室、康复室等。项目负责人表示:“目前施工进度已达80%,年底就能投入使用。”
澄迈县的两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也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昌盛社区200平方米的两层商铺内,工人们正在安装设备;罗驿村的白莲老年人日照中心即将完成升级改造。“两个站点都已完成95%,9月就能试运营。”澄迈县民政局负责人介绍,届时将为周边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理疗、文体活动、居家上门等一站式服务。
“每天路过都要看看进度,家门口就有养老服务站,能让我们老年人的生活更便利更舒心!”澄迈县昌盛社区的吴阿婆对昌盛社区养老服务站很是期待。
据了解,为织密养老服务网络,我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行“建枢纽带站点进家庭”模式,即,以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依托专业养老机构及服务团队,将养老服务延伸到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长者饭堂等社区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家庭提供“一刻钟”“一站式”居家社区养老服务。2024年,我省共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30个,组织社区养老服务活动400余场,提供的居家上门服务惠及老年人1万余人次。
“今年,我省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增设7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2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以上所有项目均已完成项目招投标并进场施工,完成进度50%以上。接下来海南将持续加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创新服务模式,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触手可及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