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时候压力大?有情绪吗?你知道怎样更好应对压力睡个好觉?”8月5日上午,由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海南省精神卫生中心、海南省安宁医院承办,南海网和南国都市报协办的“呵护心灵,点亮未来”2025海南省心理健康“六进”活动走进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海南省安宁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丛征途以《情绪、压力和心身健康》为主题展开现场授课,除海南调查总队外,其他各市县调查队伍以视频会议形式进行了线上学习。
8月5日,“呵护心灵,点亮未来”2025海南省心理健康“六进”活动走进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记者林鸿羽摄
丛征途在授课一开始就向大家介绍了情绪的社会功能,引导听讲者正确看待情绪并合理表达情绪。“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压力源比较多样,比如环境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生活变故等等,这些会给我们带来情绪波动。”丛征途说,如何看待情绪和充满压力的生活很重要。
他表示,生活中各样的压力源通过“中介系统”来作用于个体,所谓中介系统包括了“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几个方面的综合影响,不同影响会导致个体压力反应的差别,比如有的人正确看待压力调节情绪可以积极乐观、健康向上,但有的人却无法疏导和表达情绪,导致情绪压抑,长此以往可能会诱发心身疾病。
海南省安宁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丛征途以《情绪、压力和心身健康》为主题开展现场授课。记者林鸿羽摄
丛征途说,适度的精神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的警觉水平,激发活力,利于生存和创造,但超出承受能力的应激会带来精神创伤,影响生理、心理发育以及导致某些疾病等。因此,应激反应须得到及时解决。
“如何解决?在心理应对方式上可以改善不利境遇,寻求帮助、面对问题,找到缓和情绪方式,改变自己的反应,比如宣泄情绪,改变评价问题的方式等。”丛征途说,要学会改变自我压力型的心理,在应对压力时,采取积极的认知模式(客观评价、接纳自我),要采取有效的行为习惯(投入行动而不要等兴趣来了才动起来),要创造有力的支持系统(待人和睦和寻求帮助)。
授课现场。记者林鸿羽摄
授课中,丛征途还谈到了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睡眠问题。他介绍了睡眠障碍的主观症状,比如入睡困难、夜间觉醒、早醒、打鼾惊醒、喊叫肢体异常,伴疲劳、注意力涣散和记忆力下降等;而长期睡眠障碍则需要关注频率和程度,如果持续出现建议及时就医。
“如果每周出现至少3次睡眠障碍,且持续了3个月以上,比如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等,明显影响了工作与学习,就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丛征途说,失眠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的综合治疗等。
丛征途在课堂最后还特别介绍了多种睡眠认知误区,他提醒,睡眠时间并非越多越好,睡前饮酒可干扰深度睡眠影响睡眠质量,失眠并非只能依靠药物解决,白天小睡不一定能弥补夜间睡眠不足,以及不是所有睡前运动可以助眠等等。
活动现场。记者林鸿羽摄
“这次课堂我学到了如何正确看待情绪及它的作用,也明白了怎样舒缓压力,并在调整自己的认知后,积极采取行动,让自己以更好的心态、状态投入生活与工作。”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居民收支调查处副处长成晓说。
据悉,为切实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今年4月起至12月,海南省安宁医院启动了“呵护心灵・点亮未来”心理健康“六进”宣传项目,将持续深入社区、机关、农村、网络、商圈、交通枢纽,全方位提升海南省居民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为构建理解、接纳和支持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贡献力量。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媒体多渠道传播的方式,预计长期效果覆盖面预计可达到20万人,可持续影响企事业单位的文化氛围,推动企事业单位关注心理健康问题。若群众有心理健康咨询需求,可拨打海南省心理援助热线12356,专业心理咨询师将随时为大众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