瘊子和鸡眼分不清楚,不少人去药店或者修脚店治疗,结果却越“治”越严重。那么,瘊子和鸡眼有什么区别?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对此,海口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赵晓霞表示,它们确实有很多相似性,经常伴随疼痛,但二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不同,难以分辨建议到医院就医。
瘊子与鸡眼的成因、治疗有别
赵晓霞表示,瘊子和鸡眼都喜欢长在手足掌面,硬度相近,还经常伴随疼痛;但二者的成因大相径庭,鸡眼不论大小,疼痛感较为明显,瘊子却不一定,需要大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有疼痛感;鸡眼一般发生在骨节处和受力点处,瘊子却随处发生。
在治疗上,二者具有一定相似度。比如,传统的激光和冷冻,甚至手术,均可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也有所不同,比如鸡眼有时可以使用鸡眼膏等腐蚀性强的药膏治疗,而瘊子却不行,使用后感染面积会逐渐增大。
为何鸡眼和瘊子会有差异呢?赵晓霞表示,究其原因是本质差异,鸡眼是单纯的角质化成分,瘊子却包含有大量增生能力极强的病毒基因,往往表面破溃会加速病毒的扩散。瘊子是有传染性的,虽然传染性不高,但是毕竟是传染性疾病,需要积极治疗!
如何日常防护?注意卫生不要过度运动
液氮冷冻是治疗二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赵晓霞表示,不论鸡眼还是瘊子,最好在早期发病时尽早治疗。同时,瘊子还可以结合抗病毒药物,并且对于瘊子生长快而多的人,最好注意按时休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此外,无论是鸡眼还是瘊子,都要求患处尽量避免压迫刺激,适时减少不必要活动,如果患处在手部少做家务,在足部宜少走路及运动。液氮冷冻治疗后也是如此,日常生活不影响,但不宜过度活动,建议少饮酒、少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学会预防很重要!”赵晓霞表示,首先,手足皮肤的基本卫生和舒适需要保持护理,比如鞋袜的选择,护手霜的涂抹,日常定期泡脚洗手,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鸡眼和瘊子的发生;其次,根据二者的本质上来预防,瘊子与免疫力有着密切相关,所以要注意生活规律;鸡眼主要与摩擦压迫过度有关,所以不要过度运动,运动时装备要选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