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该怎么办?如何预防?海南专家答疑
南海网 王洪旭 2023-11-21 09:28

  今年11月20日是第10个中国心梗救治日,主题为“心梗拨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近年来,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那么,心肌梗死有哪些典型症状?哪些人是心肌梗死的高发人群?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该怎么办?该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呢?11月20日,记者采访海南省心血管内科专家,为大家答疑和支招。

  11月20日,海口市人民医院医生教市民做心肺复苏急救。记者王洪旭摄

  万幸!女子走路时突发胸痛送医及时成功获救

  20日上午,海口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一楼,该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现场为市民义诊,并普及胸痛救治知识,不少中老年人到现场咨询。

  其中,一位来自琼海市的55岁的女子,前来做复查,并找医生现场咨询检查。经了解,该女子是一名突发胸痛发现心肌梗死,并及时做了心脏支架手术的患者。

  今年8月,该女子在走路时突然感到胸痛,第一次痛还不是很在意,然而连续几天都出现走路胸痛的情况,感觉不对劲了,家人赶紧送她到海口市人民医院就医检查。

  海口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科室副主任黄康表示,该患者到医院后做了心电图,明确是急性心肌梗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时间就是生命,立即启动了医院的胸痛救治绿色通道,快速送到导管室,把患者的心脏血管给开通,并植入了一个心脏支架,患者的症状就缓解了,成功挽救生命。

  黄康表示,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突发性的疾病,死亡率特别高,病情比较急,抢救都是争分夺秒,最关键的是把堵塞的心脏血管及时开通,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做急诊介入治疗。

  现状: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年龄最小才24岁

  “心脏是人身体的发动机,一旦发动机出问题了,肯定会危及生命。”海口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省优专家、指导主任陆士娟表示,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病人群已达到3.3亿人,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有100万人,这个基数是非常大的。

  11月20日,海口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省优专家、指导主任陆士娟为市民义诊。记者王洪旭摄

  此外,心肌梗死是一个非常急的病,血管堵塞发生半个小时以后,心肌就开始坏死了,如果心肌坏死越来越多,大面积的坏死以后,心脏就不能工作了。

  “如果病人突发心肌梗死,一旦发生了,可能前一秒还好好的,后一秒就倒下了。”海口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省优专家、指导主任陆士娟表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明显,但是其生活方式不规律,包括一些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比较大、熬夜,经常吃夜宵、暴饮暴食、喝酒等可成为心肌梗死的诱因,而且现在心肌梗死发病率出现了年轻化趋势,目前收治的最年轻的心肌梗死患者才24岁。

  对于这位24岁的年轻患者,黄康医生表示,经与患者了解,其有抽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据黄康介绍,海口市人民医院是通过胸痛中心认证的医院,只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到医院后,医院就会启动救治的绿色通道,患者也不用缴费,也不用挂号,做到一个胸痛优先,经完善术前检查,明确诊断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急诊介入治疗。目前,从病人入院到血管开通的时间,基本控制在了70分钟以内,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海口市人民医院医生为市民义诊。记者王洪旭摄

  全省30家医院已设胸痛中心未来将向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延伸

  海口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省优专家、指导主任陆士娟表示,海南从2017年启动胸痛中心的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经有30家医院开设了胸痛中心,基本上二级以上医院都通过了胸痛中心的认证,每个市县都有一家医院按照标准建设的胸痛中心,具备急性胸痛救治的能力了。

  陆士娟表示,通过胸痛中心建设以后,有一个非常标准化的流程,能够让病人在发生心肌梗死的时候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目前,全省胸痛救治网络已经联合起来了,不管他在什么地方,在机场,还是菜市场,还是在边缘的山区,都是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治的。

  “目前我们对胸痛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这样才能节省更多的抢救时间。”陆士娟表示,经过胸痛中心建设后,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开展救治,全省心肌梗死救治时间能够控制在90分钟以下,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明显下降,成效非常显著。

  陆士娟说,未来胸痛急救网络将向二级以下的医院延伸,包括一些一级医院,比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及村卫生室,都要纳入到胸痛救治网络体系中来,基层医院在第一时间接到病人以后,可以给病人做一个充分的评估,做个心电图,如果发现问题,立即转上级医院进行救治。

  此外,如果基层医院没有心电图解读的能力,可以及时把心电图通过“心电一张网”传到二级医院或三级医院,有上级医院医生进行心电图的判读,如果是心肌梗死,立刻启动绿色通道,让患者到就近的医院去救治。

  哪些人是心肌梗死的高发人群?

  陆士娟表示,人的心脏有三根主要血管,不管哪一根堵塞了,都会导致心肌梗死,血管堵塞是有原因的,其中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还有肥胖、心肌梗死家族史的人群,是容易发生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

  目前,要进行全民宣教,做一些健康的普查,特别是海南正在推行“2+3”健康服务包工作,可以广泛的筛查出“三高”(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病人,这些病人就要特别注意了。

  对此,陆士娟提醒,希望大家在没有发生心肌梗死的时候,就及时预防和控制,特别是“三高”的这些病人,肥胖的病人,有家族史的病人,都要进行一个干预,及时的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把这个风险化解掉,不能走到心肌梗死这一步。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记住“两个120”

  生活中,不幸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怎么办?陆士娟表示,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其寓意“两个120”,一是出现胸痛要及时拨打120,二是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需争取在120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治。

  陆士娟提醒,她曾接诊很多病人出现胸痛后,觉得在家里等一等、忍一忍就过去,结果“黄金的救治时间”也过去了,心肌在缺少心肌血液供应后,半个小时它就开始坏死了,120分钟它就会坏死很大面积了,其救治的成功率就非常低了。

  海口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为患者做治疗。记者王洪旭摄

  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后,还要注意些什么?

  陆士娟提醒,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后,堵塞血管的斑块就消除,血管就畅通了,但是患者一定要保护好血管不要再堵,这也是很重要的,放了支架以后并不是就万事大吉了,血管在放支架的地方和别的没放支架的血管,它还有可能出现斑块堵塞,因此要坚持吃药,根据情况比如血压高坚持吃降血压的药,血脂高、血糖高都要控制下来,这样才能把危险因素控制住,才能保证不再发生心肌梗死。

  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陆士娟表示,首先要健康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饮食也多种多样,但不要大吃大喝,不要吃夜宵,不要经常熬夜。

  第二,工作压力要及时化解,可以通过运动或者休闲活动调整一下,把压力给放松。

  第三,适当的运动也非常重要,现在人们坚持运动的非常少,要养成多运动习惯。

  第四,戒烟戒酒,烟对心脏的影响和危害也是非常大的。

  第五,气温变化对人体包括血管和心脏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寒冷的天气温度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心脏的压力变大,心脏的负荷也会变大,因此天气寒冷时注意增加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受凉。

  第六,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要控制好血压、血糖,出现异常要到医院进行评估,看血压、心率是否在稳定的范围内,如果不行要进行调整。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