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为什么感觉“蚊子咬人期”变长了?
海南日报 虞晔 2023-05-04 09:44

  据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城市夜间的光污染可能会让能传播病毒的蚊虫延后进入滞育状态,这意味着蚊虫活跃期延长,人们被叮咬,甚至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也会加大。

  据介绍,在一定环境条件诱导下,一些昆虫会进入“静止”状态,表现为生理活动降低等,这种状态就被称为“滞育”。滞育状态能帮助昆虫调节生长发育和繁殖时间,以适应所在地区的季节性变化。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分析了一种雌性蚊子的滞育状态。进入冬季之前,该类雌性蚊子会进入活跃期,通过频繁叮咬各种动物,为冬季的“滞育”做好准备。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中模拟了夜间有人造光源和无光源的两种环境,分别观察蚊子的生理变化。结果发现,夜间人造光源可能会使蚊子因营养储备不足而无法越冬、存活率下降,也可能使它们延后进入滞育状态,活跃期变得更长。

  上海长海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万谟彬介绍,虫媒性传染病比较常见的有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除了上述两种疾病外,登革热、黄热病、黑热病、丝虫病也可以通过蚊虫传播。现在,蚊虫叮咬造成的疾病已在减少,且不同的纬度地区也不一样。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天涯社区微博
    微博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