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从海南省教育厅获悉,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稳妥有序开展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科学引导和有效推动学生体质健康稳步提升,省教育厅在总结近三年考试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专家全面调研、反复测试和研究论证,结合海南实际和学生特点,参照外省市成熟做法,起草了《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调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了各市县和各有关学校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调整实施方案(202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现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
《方案》指出,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时间原则上安排在每年3月10日至4月30日期间。凡参加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的初中毕业生,均需参加体育科目考试。
体育科目考试分值为60分。其中:
1.2026—2028年体育科目考试分值,即现场考试分值为60分。
2.2029年起,体育科目考试分值为60分,其中现场考试分值为50分,过程性分值为10分(即2026年秋季学期入学的初一新生,体育科目考试增加过程性分值,由学生日常参与体育课、体育锻炼情况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方案》提到,2026年秋季学期起,全省新升入七年级的学生的体育科目考试增加过程性考核,在校的八年级、九年级学生继续执行原有方案(只参加现场考试)。2026年现场考试不作调整。
2026年的体育科目考试项目仍分为必考类项目和选考类项目。必考类项目是指考生必须参加的考试项目;选考类项目是指考生从指定的多个项目中任选一项作为考试项目。
《方案》指出,自2027年起,现场考试内容进行优化调整,考试设二类项目。必考类项目增加200米游泳、4分钟跳绳,更名为一类项目。原选考类项目更名为二类项目,仍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一分钟跳绳、50米游泳五项。具体如下:
一类项目共3项,包括男生1000米跑和女生800米跑、200米游泳、4分钟跳绳,考生从中三选一。
二类项目共5项,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一分钟跳绳和50米游泳,考生从中五选一。
需注意的是,二类项目不能和一类项目相同,即不能都选游泳或者都选跳绳。
2029年体育科目现场考试项目仍为二类项目,但现场考试的二类项目分值各减少5分,调整到过程性考核分值。
此外,2025年秋季学期起,残疾及伤病学生的体育成绩认定也作了相应调整。具体如下:
1.肢体残疾达到一、二、三级的考生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准予免考现场考试和过程性考核,体育成绩按满分(60分)计入该生中考总分。
2.其他类型的残疾考生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及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院开具的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诊断证明,准予免考现场考试和过程性考核,体育成绩按满分的80%(48分)计入该生中考总分。
3.因严重伤病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需提供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院开具的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诊断证明。考生如果正常参加了过程性考核,其过程性考核成绩按照实际得分记入,现场测试成绩按满分的60%(30分)计算。如果过程性考核和现场测试都不能参加的考生,其成绩按总分的60%,即36分计算。
根据《方案》,考生体育科目考试最终得分的计分办法如下:
1.2026年最终得分=必考类项目得分+选考类项目得分。
2.2027—2028年最终得分=一类项目得分+二类项目得分。
3.2029年最终得分=一类项目得分+二类项目得分+过程性考核得分。
最终得分计入学生个人中招考试总分。
考生体育科目考试成绩按等级划分:A等48—60分;B等42—47分;C等36—41分;D等0—35分。考生体育科目考试最终得分须达到C等(36分)及格线及以上,方可被“省一级学校”(不含自主招生计划)和经省教育厅批准面向全省招生的普通高中学校实验班录取。
广大市民朋友可于2025年8月1日前通过邮箱将修改意见向省教育厅反馈,反馈意见时请注明单位名称(个人请注明姓名)和联系电话。省教育厅会对单位和个人信息保密。
联系人:钟老师,联系电话:65239671,邮箱:twy46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