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海南省红树林资源保护专项规划(2024—2035年)》印发
椰网/海拔新闻 记者史若木 2025-03-05 10:36

  3月4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红树林资源保护专项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末,营造红树林310公顷,人工修复红树林2750公顷,全省红树林面积保有量达到7948公顷。

  规划红树林资源范围总面积7948.73公顷,涉及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琼海市、文昌市、万宁市、东方市、乐东黎族自治县、澄迈县、临高县、陵水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等海南省沿海12个市县。

  规划基准年为2023年,规划期限为2024年—2035年。其中:近期为2024年—2025年;中期为2026年—2030年;远期为2031年—2035年。到2025年末,营造红树林310公顷,人工修复红树林2750公顷,全省红树林面积保有量达到7948公顷。到2030年末,外来红树植物清除改造460公顷,自然修复红树林1000公顷,全省红树林面积保有量保持在7948公顷以上。到2035年末,自然修复红树林790公顷,全省红树林面积保有量稳定在7948公顷以上。

  《规划》提出,构建“两线三区多点”的规划布局,全面提高红树林资源质量,更大发挥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价值,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两线”是指海南岛红树林资源分布的东、西海岸线。规划范围是海南岛海岸线中分布红树林的岸线,涉及沿海12市县所有红树林资源。“三区”是指海南主要红树林分布区中具有典范作用的三个区域,包括海口市东寨港保护修复示范区、三亚市古老红树林保护示范区、儋州市新英湾“两山”理念转化试验区。“多点”是指各红树林自然保护地以及自然保护地外的红树林重点修复节点。

  《规划》提出,以保护红树林资源,提升全省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为总目标,重点实施红树林营造工程、提质增效工程、保护能力提升工程、科普宣教工程和可持续利用工程等,推动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发展。

  《规划》提出,全面开展外来红树植物调查和评估,包括分布范围、面积、长势、对乡土红树植物的影响等。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的外来红树植物实施科学、系统、全面清除,在清除迹地上优选抗风性强,且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乡土红树植物造林,促进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完善红树林有害生物管理制度,全面开展互花米草、薇甘菊和三叶鱼藤等有害生物现状调查评估工作,加强科技攻关,应用现代防治技术推动有害生物“一种一策”精准治理。

  规划到2025年,启动文昌市八门湾红树林种质资源库建设,对濒危物种现状开展调查和科学评估,实施生态修复和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濒危物种的生境,促进其自然更新;2026—2030年,监测文昌市八门湾珍稀濒危红树植物生长情况;建设珍稀濒危红树植物保护性苗圃,完善淡水浇灌设施,开展种苗繁育试验,培育珍稀濒危红树植物种苗、开展种源分布地回归种植和其他适宜地迁地种植,扩大种源数量,改善濒危状况。

  海南省地处热带地区,天然分布有68个港湾、154个河流出海口,为红树林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目前,海南省红树林总面积7638.73公顷。纳入自然保护地内的红树林面积5573.23公顷,占全省红树林总面积的72.96%;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红树林面积7068.38公顷,占全省红树林总面积的92.53%;纳入公益林内的红树林面积5565.73公顷,占全省红树林总面积的72.86%;天然起源的红树林面积4402.87公顷,占全省红树林总面积的57.64%。

  近年来,海南省已在红树林主要分布区建立14个自然保护地。其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湿地公园。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的红树林面积为5573.23公顷,占全省红树林总面积的72.96%;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的红树林面积为7068.36公顷,占全省红树林总面积的92.53%。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