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海口美兰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党建引领下的"双培养"工程结硕果
海南在线 通讯员:陈潇 林海明 2025-04-10 21:15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与教育强国战略交汇的浪潮中,海口市美兰区创新构建"党建+专业"双轮驱动培养体系,锚定“红色领航、改革破题、人才筑基”三大坐标,五年来通过系统性实施“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制度创新与专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径。全区教育质量监测指标连续五年领跑全市,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跃升显著,成为海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

  双轨赋能:党建红线与专业成长的双螺旋

  近日,记者走进龙歧小学、海口九中教育集团和桂林洋中心小学,探寻教师专业成长密码。

  晨光熹微,海口市龙岐小学的走廊里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语文教师陈迦珍的教案本扉页上,《荀子·修身》中的“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墨迹未干,粉笔屑染白的袖口沾着露水。十五年前,她在党旗下许下教育誓言;十五年后,她以海南省骨干教师、集团校教研先锋的身份,成为美兰区“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的鲜活注脚。

  陈迦珍的蜕变,始于美兰区“双培养”机制的春风。2019年,美兰区启动“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为党员”——美兰区独创的“双培养”机制,在她身上迸发出化学反应。陈迦珍作为党员教师与省级学科带头人叶颜签订《师徒结对协议》。每周四的“圆桌教研”中,师徒二人对着教案逐字推敲;集团校联合备课会上,她跟随导师跨校送教,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播撒到乡村课堂。近年来,陈老师在省级课题研究中磨砺科研能力,在全国信息技术整合课大赛中摘得桂冠,主持与参加省级课题研究2项、区级课题研究2项,6次获得海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

  从青涩师范生到省级骨干教师,从教学实践者到课程设计师,陈老师办公桌上那枚党徽始终熠熠生辉。她也逐渐从“受益者”转变为“辐射者”:引领本校语文教师构建“以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并在学校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主动指导青年教师赛课,获海口市语文青年教师课堂评比指导二等奖,区级青年教师课堂评比指导一等奖。

  在美兰区,这样的“红色火种”正呈燎原之势——605名骨干教师、121名研究生学历教师、4所清廉示范校,共同织就“党建红”与“教育蓝”交织的壮阔图景。

  美兰范式:强师行动的底层逻辑

  走进海口市第九中学,春季的校园一片翠绿,朗朗书声夹杂小草嫩芽的芬芳让人感受到欣欣向荣的生命力。九中教育集团表示,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为此,学校制定了个性化的青年教师梯级发展培养方案,从新入职教师的“规范”培养到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提升,分阶段、分层次地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制成长路径。

  对于新入职教师,学校特别强调“规范”二字。通过系统的岗前培训、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教学环境,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学校创新性地引入“双导师”模式,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学科实践导师”和“班级管理导师”,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单一导师指导的局限,从教学和管理两个维度为青年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在2024年的师徒结对活动中,海口市第九中学教育集团共有23位党员教师作为师傅,帮扶年轻思政教师和年轻班主任。集团还特别注重新老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年轻教师在学习老教师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帮助老教师掌握智慧平台的操作技巧,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班级管理和学生评价等工作。新老教师相互学习、积极实践,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样的成长故事,在美兰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土壤中不断萌发”。美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英才小学教育集团的“订单式送教”让总校骨干教师带着定制课例走进薄弱校,九中集团的“447双师课堂”打破校际壁垒,龙岐小学的“田园课程”带着孩子们在义卖集市中学习经营……五年来,六百余名教师像种子般撒向城乡学校,23对党员师徒结对传帮带,46名骨干教师在党旗下宣誓,编织成一张“党建红”与“业务精”交融的成长网络。

  田园课程背后的师生共长之路

  在海口市美兰区桂林洋中心小学的“三香”田园基地里,五年级(6)班的孩子们按计划在罗敏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一堂田园课。“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选取一种植物,利用各种感官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果实等,了解它的外形特点,作好记录”。罗老师介绍,结合课文《四季之美》,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的发现。

  五年级学生小曾正蹲在菜畦旁记录灯笼椒的形状特征:叶子是绿的,没成熟时是白的,果实像一个灯笼,吃了有一点甜味...“自己亲身体验后才发现文学与生活密不可分,语文描写都能在这里用上,我现在写作文都轻松好多呢。”这个曾因作文写得不够生动而苦恼的女孩,如今在田园课程的熏陶下,仿佛打开了写作的新大门,那些曾经在作文中干巴巴的描述,如今多了几分生动与形象。

  这样的转变,源于学校近三年推进的田园课程改革。2021年,该校依托美兰教育集团化办学优势,在总校骨干教师团队的指导下,23名教师组成跨学科教研组,将67亩校园中的5.6亩荒地改造为立体教学场域。教师们白天带着学生在田间上课,晚上则通过集团“双师课堂”与九中教育集团名师研讨课程设计,逐渐摸索出“农事实践+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

  “通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熟悉的田园生活场景或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以田园化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发、整合小学课程资源,尊重孩子天性及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有关田园的特色教育活动”。桂林洋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充分的利用了田园课程实践基地的土地资源,在课程化运用方面,结合周边的资源加以思考运用,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了解自然、感受自然、亲近自然。

  未来,美兰区教育局将进一步深化调研活动,推广教育集团教师培养的先进经验,通过"双培养"工程锻造新时代教师队伍,为自贸港建设培育更多"大先生"。在这片教育热土上,一场静待花开的育人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