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是灵动鲜活的风景线,自然界的“活化石”,也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开始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
海南省林木资源丰富,现存古树名木17864株。近年来,我省有关部门和市县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安排专项经费、落实管护责任等,加强对古树的管理保护,一批衰弱、濒危的古树经抢救复壮,焕发新的生命力。古树保护做得怎么样,古树最有发言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6棵古树的独白!
资料图:三亚天涯区焕合村的酸豆树。
浑身是宝的酸豆树:“树医生”帮我赶走了白蚁
我生长在三亚市天涯区焕合村,如今已经接近300岁,身高11米的我,胸围250厘米,地围270厘米。听说大家把“酸豆树”定为三亚市树,在庭院、街道、公园等处推广种植,我感到很荣幸。
近日公布的《三亚市二级古树保护名录》,共有849株酸豆古树入选,说明我们酸豆家族在三亚繁衍生息,发展得不错。
令我十分感动的是,三亚林业部门为了保护我们,积极申请中央资金开展酸豆树抢救复壮工作。他们知道我最怕钻心虫和白蚁,请专业的“树医生”前来诊治。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我一度很担心生长的空间被挤占,幸运的是,林业部门说项目建设要避让我,或妥善帮我搬家,这才让我安心向阳成长。
我们酸豆树喜欢生活在热带地区,叶、花、果都可食用,可谓浑身都是宝。在海南,我的兄弟姐妹主要分布在三亚、陵水、乐东以及昌江和儋州交界地带。许多村庄的村口或中心位置都有一棵枝繁叶茂的酸豆树,我们保持水土,为村民们提供荫凉。酸豆在民间也被称为“酸梅”,抱梅、保梅、梅山、酸梅……当你不经意看到这些地名,就能体会到海南的老百姓有多爱我们。
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的龙血树。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程龙摄
“最美”龙血古树群:我是不老传奇和颜值担当
我们是生长在三亚市崖州区大小洞天旅游区的龙血古树。游客们说,我们的枝叶像撑开的“绿色大伞”,分叉的枝干犹如细长的宝剑,非常壮观。2023年,我们入选了“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名单,成为海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古树群落。
龙血树群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有3000株兄弟姐妹一起生长。其中,年龄超过100年的达500株。我们的树茎呈干灰青,状如龙鳞,而一旦受伤,会流出暗红色的树脂,像流血一样,因此得名。
我们还有一个浪漫的名字——不老松。这个名字也很贴切,因为我们是长寿家族,生命周期可达8000年,不可思议吧。我们这里的“树老大”地径1.4米、高9米、冠幅105平方米。它多少岁了?不好意思,我还没有打听。
景区为了保护我们,同时方便游客参观,对我们的家园进行装修,原来的石板路变成了木栈道,还设置了一些隔离围栏,避免人们直接接触到我们。上了年纪的龙血树,就像老人一样身体机能衰弱,有时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扰,好在景区的园林绿化部门,定期给我们做养护,对症施策,补充营养,把我们照顾得好好的。
资料图:三亚天涯区红塘村的高山榕。
292岁的高山榕:我摘得三亚“最年长古树”桂冠
我是生长在三亚市天涯区红塘村的一棵高山榕,今年以292年的树龄摘得三亚“最年长古树”桂冠,是刚刚公布的《三亚市二级古树保护名录》中树龄最大的古树之一。
在红塘村,我可是妥妥的树界明星,村民们常与我做伴,坐在树下乘凉、拉家常,微风吹拂,岁月静好。人们都称赞我树形奇特、冠幅广阔、稳健壮观、气生根发达,是一棵有福气的树。
专家说,我不仅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还有滞尘功能。三亚共有69棵高山榕被列入《三亚市二级古树保护名录》,它们大都身形魁梧,静静守护着一方乡土。距红塘村不远的南山村,还有一棵200多岁的高山榕,它是附近村民的祈愿树。据村里人介绍,以前当地渔民出海捕鱼前会向这棵高山榕祈福,希望保佑他们平安归来,人与树之间的联结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近年来,政府不仅对我们进行挂牌保护,还按照“一树一人”的原则安排了管护人员,管护人员日常开展巡查,我们生活得更放心了。海南的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给我们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我们希望一直守护脚下的这片土地。
三亚国际免税城三期项目工地,项目建设方为见血封喉古树划定专属保护区域,给古树浇水,并利用监控系统守护古树。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程龙摄
名字高冷的见血封喉:分泌毒汁液,天敌勿靠近
我是生长在三亚市海棠区龙江村的一株见血封喉,今年272岁。
见血封喉又被称为“箭毒木”,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我们的茎干、枝、叶等部位含有剧毒的乳白色汁液,一旦接触伤口,便能致部分动物于死地。正因如此,在古代,一些猎人将我们分泌的乳白色汁液涂抹于刀刺或箭头上,以捕杀猎物。
听了这些,你也不必过于害怕,分泌有毒汁液,只是我们防御自然界天敌的一种策略。当你靠近我们时,注意多看少触摸,不让乳白色汁液接触伤口,基本上也不会出什么意外。
目前,三亚的见血封喉古树主要分布于海棠区、吉阳区、育才生态区。早在4年前,三亚就出台了《三亚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若干规定》,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定期检查和专业养护等作了规定,这让我和伙伴们生活得十分安心。
3个月前,我听说在三亚国际免税城三期项目工地,为了保护两棵见血封喉古树,建设单位划定了1700多平方米的专属保护区域,这让我听后十分感动。
资料图:乐东黄流的鹊肾树。
“好养活”的鹊肾树:年纪大了,但我仍在开花结果
我是一棵鹊肾树,又名鸡啄树,家住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黄东村。据《黄流村志》记载,我在南宋建炎年间就已存在,见证了历史文化名镇黄流的世事变迁。每年五六月,我会结出金黄色的鹊肾果,小小的果实形似玉米粒,有村民称其为“鸡压籽”。许多村民小时候都采摘品尝过鹊肾果,那是他们美好的童年记忆。
我的树皮呈深灰色,粗糙,虽然年纪大了,但每年都会长出嫩绿的新叶,开细小粉黄的花苞。我们鹊肾树家族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我们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高,是一种“好养活”的树种。
2024年,乐东等市县预算安排资金用于古树名木日常保护管理。乐东还公开遴选技术服务单位,投入资金对19株一级保护古树名木进行抢救复壮,对古树生长健康状况及环境现状进行调查评估,对我们照顾有加。
海南历史文化研究者陈光润先生是乐东黄流人,近年来,他多次为推动挂牌保护鹊肾古树奔波忙碌。他还曾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老家的鸡啄树》,描写家乡的鹊肾树。他对乡土、乡树的热忱和深情让我印象深刻。
资料图:陵水吊罗山片区的陆均松。
千年“神树”陆均松:有了“身份证”,生活更安心
我是一棵已经活了1500多年的陆均松,生长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境内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片区,被当地人称为“神树”。一千多年来,我在大山里守望晨曦和日落,记录着大自然的沧桑变化。
陆均松是热带山地雨林的代表树种,是构建天然群落的关键树种,也是顶级植物群落的建群树种。别看我们头衔很多,在阳光和生态位十分抢手的热带雨林里,一颗陆均松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面临诸多挑战,非常不容易。但只要悄悄占据了一席之地,我们一定会努力长成区域内的“树王”。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我们是公认的“大高个”,常以二三十米的身高“鹤立鸡群”,顶天立地。我们的树枝犹如撑开的巨伞,为一些寄生植物和小动物提供了栖身之所。我很喜欢吊罗山片区,这里光照充足,是名副其实的“热带雨林博物馆”“动植物基因库”。
多年来,吊罗山片区的护林员时常来看我。林业部门普查建档,设置唯一编号、制作保护牌,相当于给我办了一张“古树身份证”。听护林员说,他们正在建立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以对我们进行实时监测保护,这真是太贴心了!
资料图:三亚园林工人“救治”一棵百年榕树。
科普课堂
古树如何分级?
树龄500年以上的,实行一级保护;
树龄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实行二级保护;
树龄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实行三级保护;
名木均实行一级保护。
如何确定树龄?
在树干上钻取木芯,通过人工或年轮分析仪判读树木年轮,进而判断树龄;
不能取样的古树,使用CT无损“看透”树干内部状况,以推测树龄;
借助同树种的数据库,通过测量胸径推算树龄;
通过查阅地方志、族谱、历史游记等文献获取书面证据,推算树龄。
海南有多少古树名木?
根据第三次古树名木普查和日常监测,海南省现存古树名木17864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古树155株,国家二级保护古树895株,国家三级保护古树16651株,名木163株。
有哪些保护古树名木的措施?
巡护“一树一人”
建立日常管养责任制,将古树名木巡护工作明确为各类护林员日常巡护职责,做到“一树一人”;
管理“一树一档”
建成“一树一档”的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动态更新录入日常巡查、养护、抢救复壮、移植、健康监测、死亡销号等数据;
救护“一树一策”
针对遭受损害、长势衰弱或濒危的古树名木,制定“一树一策”抢救复壮方案,及时有效救护。
文字整理/郭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