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的夜晚可以做些什么?在昌江黎族自治县,越来越多青年人正通过“夜校”找到新的答案。手工艺品DIY、黎锦制作、人工智能知识……近期,昌江推出了一系列主题多元的夜校课程,持续丰富青年群体的业余夜间生活,在帮助他们放松身心的同时助其学习新技能。
“皂基融化时水温不宜太高,咖啡粉要分多次加入、慢慢搅拌……”日前,在华能海南昌江核电有限公司的青年夜校课堂上,授课老师孙婧耐心指导15名青年职工制作环保咖啡香皂。
这是孙婧第二次在夜校上教学员制作咖啡香皂。在昌江县城经营咖啡馆的她不局限于销售咖啡,更热衷于探索咖啡的多种“玩法”,被共青团昌江县委主办的青年夜校纳为课程,她也因此成为夜校的常驻讲师。
夜校学员学习咖啡拉花技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阳秀摄
“一般晚上要不就吃喝玩乐,要不就无聊玩手机,现在上夜校,可以开拓下兴趣,收获更多知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有限公司一位青年学员说。
共青团昌江县委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青年夜校已开展夜校培训课程32场,内容涵盖文化艺术类、职业发展类、人工智能类等多个类别,还结合本地特色推出制作黎陶、黎锦等非遗课程。目前,青年夜校正在进一步“升级”,加强与多家企业合作,提供“送课上门”服务,持续满足青年群体的夜间学习需求。
夜校学员展示自己制作的插花作品。昌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昌江夜校的“花样”不止于此。7月24日起,由昌江县委宣传部指导、县委文明办主办的“文明夜校”公益课堂正式推出,为当地青年夜间“充电”提供更多选择。
夜校学员在学习制作蛋糕。昌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体验很不错,下班后的夜生活不枯燥了,学到的技能在生活中也用得着。”近日,在上完一节文明夜校蛋糕甜点制作课后,学员曾理娜跟记者分享了她的感受。
据介绍,文明夜校课程主要分为传统手工、日常技艺和生活科普三大类别,涵盖黎族藤编、毛线勾花、石膏冰箱贴DIY和急救技能等丰富内容,目前已实现每周常态化开课。如今,在青年夜校和文明夜校的加持下,青年夜生活有了更丰富、更充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