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记者实地探访海口、三亚、儋州等地礼让斑马线情况
海南日报 2024-05-27 09:42

  11时30分

  儋州:行人过街可手动“开”绿灯

  海南日报记者吴心怡

  5月26日11时30分,儋州市大剧院门前车流如织。想尽快通过马路怎么办?按下一个“神奇按钮”就能解决。

  中兴大街是儋州市那大城区的主干道,道路平直、车速较快。“在这段路过马路会有点紧张,不知道车辆到底会不会停下让行。”正准备通过马路的儋州市民陈女士说。

  儋州市大剧院前的这个路口却不一样,因为安装了一个特别的红绿灯——灯杆下方和侧面各有一个按钮,“过街请按按钮”几个大字十分醒目。

  海南日报记者观察发现,这里的机动车道红绿灯常亮绿灯,人行横道红绿灯则常亮红灯,车辆可保持较快车速正常通行。但按下按钮后,红绿灯屏幕即刻显示黄色的“行人过街请求”。9秒后,人行横道红绿灯变绿,机动车道红绿灯转红,过往车辆纷纷停下礼让。此时,行人有30秒时间可以通过马路。

  但是,记者紧接着再次按下按钮时,红绿灯屏幕却没了反应。儋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人行横道绿灯时间结束后会有10秒“冷却期”,过后才能再次切换人行横道红绿灯。这是为了确保机动车的通行效率,防止出现行人反复按钮,导致机动车“寸步难行”的情况。

  “有了这个按钮,我们过马路更有安全感。”陈女士发现,也许是知道此处设置了行人可以“控制”的红绿灯,许多车辆在靠近这条斑马线时都会自觉减速,所以,即使行人没有按下按钮,也能安全过街。

  据了解,目前儋州共有3个按钮式红绿灯,分别位于儋州市大剧院、儋州市汽车总站、人民中路儋州市第一中学前路段。这三处车流人流密集,设置按钮式红绿灯不仅能保障市民出行安全,还能引导司机文明行车、礼让行人。

  12时许

  琼海:电动自行车不能任性骑

  海南日报记者陈子仪

  “哔哔!”5月26日12时许,琼海市嘉积镇东风路与文明街路口交会处,一位行人正在通过斑马线。

  由于被雨伞遮住了视线,该行人并未注意到另一方向驶来的电动自行车。没想到,该电动自行车不仅没有减速,还猛按喇叭要求行人避让。被喇叭惊到,行人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东风路与文明街处于嘉积镇城区位置,尤其文明街北侧是嘉积中学,周边还分布着居民区。正值午餐时间,路上往来的电动自行车不少,其中约有一半属于外卖平台的骑手们,还有一半是附近居民自用。

  海南日报记者注意到,部分电动自行车在通过斑马线时并没有减速让行。市民黄先生表示,在琼海,大部分机动车驾驶员礼让斑马线的文明意识都很强,但部分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会在斑马线上横冲直撞。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提高,非机动车驾驶员礼让斑马线的意识也应该随之增强。

  说话间,东风路东西方向上的人行横道绿灯亮起,不少电动自行车也同机动车一起停下等候,但仍有少部分驾驶员无视提示、直闯红灯。记者数了数,20分钟内,就有近10辆电动自行车在红灯期间疾驰而过,部分驾驶员甚至一边看手机、一边闯红灯,“危险系数”非常高。

  市民吴女士对此十分反感。她说,有些电动自行车直行的时候跟机动车抢主干道,拐弯或过马路的时候又跟行人抢斑马线,很容易在拥挤路段造成交通事故。

  对市民反映的情况,琼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加大“礼让斑马线”文明理念的宣传力度,全力预防因不礼让斑马线而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12时32分

  海口:礼让斑马线公交做示范

  海南日报记者陈蔚林通讯员张磊

  5月26日12时32分,海口市新大洲大道儒传村路口,车牌号为琼A05169D的“机场1路”公交车缓缓减速,停在一条斑马线前。车前,行人有序通过、挥手致意;车后,社会车辆随之停下、耐心等候。

  “‘礼让斑马线’,是我10年公交车驾龄形成的肌肉记忆。”驾驶员李大海介绍,“机场1路”由银滩花园始发,途经龙昆路、椰海大道等路段,到达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后再返回起点。约150分钟路程里,由于要经过郊区路段,会遇上数条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这几条斑马线均被标注进了安全行车手册里。

  在李大海看来,公交车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扇窗口。“礼让斑马线”只是一个小小的刹车动作,却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海口的交通文明程度。

  因此,海口市交投集团下属公交公司十分注重驾驶员的培训和监管——一方面利用周例会、季度培训会等,引导驾驶员自觉礼让斑马线;另一方面用好稽查员、车载预警系统、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等,通过站点稽查、实时监测、随机调取等方式进行监管。

  “一旦发现不礼让斑马线行为,公司将对驾驶员处以罚款200元、扣减安全文明服务分的处罚。这项分数与其评优、评先、奖励等均有挂钩。”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军说。

  “距斑马线30米时,要做好减速准备;20米时,要将脚放置在制动踏板上;10米时,要密切关注交通参与者的动态,遇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过要停车礼让……”对于公司的标准,李大海谙熟于心。

  起初,有些行人不适应,见车辆在斑马线前停下,还是站在原地不敢走。每当此时,李大海会示意让行,“常常收到对方点头、敬礼等‘回礼’,心里很温暖。”

  15时许

  琼中:“无灯”路口更要礼让行人

  海南日报记者刘宁玥

  5月26日15时许,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国兴大道与水潮路交会口,5分钟过去了,8岁的小豪仍怯怯地站着。

  走过这条斑马线,对面就是他的家,但他却迟迟不敢迈步——斑马线两侧,大货车、小轿车、摩托车一辆接着一辆,速度不见放缓……最后,好不容易“抢”到一个空档,他才一路小跑过了马路。

  小豪驻足的是一个“丁”字形路口。一边的水潮路上是密集的居民区,另一边的国兴大道则分布有县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大楼以及商铺商超,昼夜车水马龙。不过,路口并未安装红绿灯和不礼让行人电子警察抓拍设备,因此当车流与人流交汇时,“车让人”还是“人让车”,全凭驾驶员自觉。

  14时30分至15时30分,海南日报记者蹲点观察的一个小时里,仅半数车辆礼让行人,有些车辆不仅不予礼让,还与行人抢道通行。

  15时03分,一对母女正走在斑马线上。此时,一辆白色轿车从水潮路驶出,从她们前方左转并碾过斑马线驶入国兴大道。母女俩正进退两难,又有一辆小货车从身后飞驰而过,母亲吓得紧紧护住女儿。

  “车让人”真的很难吗?记者对比了另一半主动礼让斑马线的车辆,可以看到,踩一脚刹车,让一个行人,最短耗时只需5秒。但若每一位驾驶员都主动礼让,就能让烈日下的行人少等待5分钟。

  当天,记者还走访了一些有红绿灯的路口,发现车辆几乎都做到了礼让行人。如何增强“无灯”路口“车让人”的自觉?该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表示,将通过悬挂横幅、LED亮屏、媒体宣传等方式,持续向驾驶员宣传不礼让斑马线的危害,并持续开展文明劝导行动,引导驾驶人做到文明礼让。

  17时许

  三亚:分段斑马线礼让不断档

  海南日报记者李梦楠

  “谢谢!”5月26日17时许,三亚市新风街与祥和路交会处,看到前方来车缓缓停下,正在过马路的市民陈姗姗向驾驶员致谢,一路小跑到达马路对面。在此之前,她已在两段斑马线的过渡区域等待许久。

  陈姗姗所在的位置是新风街蓝海购物广场前方,在这里,两段斑马线连接了商场和住宅区。海南日报记者看到,由于此处没有设置红绿灯,行人和非机动车只能在机动车减速让行时通过。5分钟时间里,经过该条斑马线的近200辆车辆,超过八成的会减速礼让行人,但仍有少数车辆与行人抢道。

  但令陈姗姗困扰的是,20余米长的斑马线,正常通行只需15秒,而她通过的实际耗时却超过了5分钟。

  为什么?陈姗姗说,自己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这条斑马线,从道路一侧走上斑马线时,驾驶员基本都会减速礼让,但走到两段斑马线的过渡区域时,对向车辆主动礼让的频率就明显下降。

  一旁的市民陈冬也说,遇到这种情况,他时常会觉得“进退两难”,“尤其是带着孩子的时候,我一看到前后都有车辆行驶就很紧张。”

  其实,不光行人感到困惑,不少驾驶员也表示对礼让斑马线的标准还不够清楚。车主王斌就提出:“如果行人已经走上斑马线,我们肯定会停车让行。但如果行人停留在两段斑马线的过渡区域不动,我们该怎么应对呢?”

  对此,三亚市交警部门表示:“机动车礼让行人,不同情况有不同的标准。但总体来说,机动车只要途经斑马线,就必须减速慢行,并注意观察两侧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情况。遇到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无论是在斑马线起始端还是过渡区域,都必须减速或停车让行。”

  原标题:雷公马文明红黑榜丨海南日报记者实地探访海口、三亚、儋州等地礼让斑马线情况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