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逛夜市、赏夜景……海口夜经济如何越夜越精彩?
海南日报 彭青林 刘梦晓 郭萃 2023-06-07 09:46

  夜幕低垂,城市,换上灯光璀璨的“夜装”。

  逛夜市、赏夜景、享美食……你瞧,椰城市民丰富多彩的夜生活开始了。

  海口湾“天空之山”驿站。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你看,火山荔枝夏日市集、古风市集、非遗市集、露营市集,甚至演出都有“宠粉”市集……这个城市重要的消费活动,几乎都把聚合夜间消费作为一项重头戏。

  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今年以来,海口以夜市、市集、夜游和演艺等为代表的夜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快促进我省消费市场“火力全开”。

  在海大南门夜市,市民游客开启“逛吃买”模式。海南日报记者李天平摄

  放眼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重视并出台专门措施支持夜经济发展。长沙、广州、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以闻名全国的夜“态”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关注和资源。最新的案例则是淄博,通过一根烤串带动城市成功“出圈”。

  夜经济无疑已经成为城市运营的重要名片,以及反映城市发展活力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融入海口夜色深入观察,海南日报记者深切感受到,“掘金”夜经济已成为城市运营的必选项。如何越“夜”越精彩,更考验着城市管理和精细服务的水平。

  便民促就业:

  “烟火气”如何升腾起幸福感?

  6月3日晚上7时许,海口海甸三西路灯光如昼,人流如织,道路两端已经封闭,这条白天还是平平无奇的市政道路变身夜市步行街。郑环的花甲粉丝煲餐车上6个炉子火力全开,花甲、海白、豆芽、粉丝和各种配菜在陶煲里翻滚,鲜香四溢。

  “在海大南门夜市这里经营13年了。”作为一名“资深”商户,郑环从2010年海甸三西路被列为再就业便民示范点时就加入了夜经济大军,此后经历夜市多次升级,这一辆移动餐车设备越来越齐全、形象越来越统一、经营越来越规范卫生,只有花甲粉丝煲的味道始终没变。

  “刚开始担心不知道怎么做生意,后来担心‘升级’后就不让我们这些小商户经营了。”她回想起来,是街道、社区和有关部门一次次地解释政策、培训业务、增添设备、规范管理,让自己告别忐忑。

  这些年,小小的移动餐车已是郑环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只要干净卫生、味道好,就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收获‘稳稳的幸福’。”

  探寻海口其它夜市的发展史,大都经历了与海大南门夜市相似的过程。不管发展到哪个阶段,方便周边群众、丰富消费形态、提供就业机会,始终是其基本出发点和重要功能。记者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有关部门对夜经济的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设立这个夜市初衷就是为低收入群体解决就业,因此我们在夜市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理念,将惠民利民理念融入建设管理环节中。”海大南门夜市管理处负责人林志涛说,如今的海大南门夜市能提供600多个就业岗位。

  惠民定位、规范管理,让海大南门夜市受到越来越多市民游客的欢迎,众多老饕用“嘴”投票与有关部门管理提升在不经意间相互促进,共同完成了小吃品类的优选升级,使之成为海口夜游最知名的网红打卡点之一。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与海大南门夜市相反,部分曾经热闹的夜间消费场所如今变得人气稀落,常见原因包括管理不到位、租金成本高、选品脱离周边消费水平、定位不准确等,背离了便民的基本功能。

  “夜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的产物,代表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曾博伟认为,这对城市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如何规划协调好附近居民和消费者的关系,如何做好交通管理、政策扶持等。城市管理“要跟得上也能放得开”。

  打造新夜“色”:

  消费场景如何辉映头顶星空?

  消费水平的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夜间消费形态,也呼唤着与消费需求相配套的消费环境。5年前,王孔一次冒险的创业经历证明,打造消费场景是促进城市夜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6月4日,正值周末,在海口湾外滩绅士音乐餐吧内,前来用餐的客人络绎不绝。2018年3月,海南堂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孔开办了这家音乐餐吧。眼前的热闹令人想不到,“当时算是一种冒险。”他坦言。

  为何“冒险”?王孔告诉记者,彼时,外滩、世纪公园片区因缺少基础设施和商业业态,没有合适的消费场景,使得这里缺乏做餐饮最重要的元素:人气。合伙人看到这样的环境,纷纷打了退堂鼓。

  海口东坡老码头文旅商综合体。海南日报记者张茂摄

  然而,随着海口湾畅通工程的实施和云洞图书馆等文化地标的打造,店一开便火了。这一片区真正实现从“无”到“有”,成为一个更加年轻潮流的消费新场景。

  王孔的冒险成功,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一个鲜明案例——政府和企业合力做加法,通过打造新的消费场景,从供给侧为夜经济添薪加火。

  新消费场景往往是自然、人文与商业的融合——在王孔等商家看来,滨海大道灯光秀、海岸线、世纪大桥和云洞、天空之山驿站等景观,为海口湾夜经济的繁荣奠定基础,而世纪海角商业街、老码头商业街、华彩湾广场等商业项目的相继运营,则注入了“血肉”,共同促进了消费场景的升级,使海口湾片区成为当前海口夜经济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市民游客在海口世纪海角商业街逛市集。海南日报记者封烁摄

  新消费场景也来自传统商业体的自我革新——日月广场、阳光城系商圈、上邦百汇城、海口国际免税城等新老商业综合体纷纷走进“夜色”,通过活动、市集等方式,精心营造一个个时尚、潮流的夜间休闲空间,推动商业消费更加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

  据了解,夜间特色消费场景建设工作已被纳入2023年海口市政府工作报告。海口将把白沙门沙滩市集欢乐海滩项目,打造成亚洲最大的特色沙滩市集;加快高品质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建设、开通运营海口湾游船观光项目等。与此同时,海口各区甚至街道乡镇也纷纷将特色街区、市集建设纳入日程。

  可以期待,海口正逐步构建一个由城市地标、重点文化商业街区、特色夜市、区域市集、临时消费聚集地和便民点等组成的夜间特色消费场景体系,而这将成为海口夜经济持续发展的“加速器”。

  夜“态”再更新:

  这种“feel”如何转化为“消费者剩余”?

  夜经济的发展必然是一首合唱。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市的运营者搭建起消费场景,只要给市场足够空间和适当引导,就会持续不断地创造新的消费内容和业态。对星州夜市的“主理人”团队成员郑茜玲来说,为了找到这种“feel”(感觉),她经历了一个相当“烧脑”的过程。

  夜幕降临,位于海口南海大道旁的星州夜市亮起了灯光,具有东南亚风格的各色美食和趣味小商品很快吸引了客流。自媒体主播艾雅走进夜市,还没吃东西,就光顾着拍照、录视频了。

  “很有feel,就是氛围很好。”艾雅发现,这里在“吃”和“买”之外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色彩浓烈的小铺子,颇具民族风情的着装;外观“呆萌”的面包车变身尾箱市集,增加了夜市的形式和趣味;简单搭建的舞台,让人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表演;还有一条守着铺子的“网红”柴犬,“它是老板,我们都是员工”……

  这些丰富的业态是怎么想出来的?郑茜玲回想起来,创办星州夜市之初,也经历了“烧脑”的过程:她和团队带着项目到政府部门开会,项目创意通过兴奋之余,接下来的要求让她们觉得“脑子不够用”。

  “要东南亚,又不要太东南亚。”她说,“想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想明白。”于是,团队分别前往东南亚和云贵川等地,实地考察30多个夜市后想明白了。

  “其实,就是让我们在东南亚主题下放手去发挥,不要被主题束缚。”郑茜玲说,近年来团队亲身经历了海口特色市集的发展,深切感受到如今的夜经济早已不仅仅局限于食物或商品,而是涵盖了商业、餐饮、旅游、娱乐、演艺、互联网等多种服务性消费。于是,充分融入海口市集文化和业态创新经验后的星州夜市,很快晋升为海口潮流打卡地。

  “当时就是希望他们能充分发挥经验优势,做一个符合海口市集文化的夜市。”海口市琼山区副区长赵鹏表示,夜经济的创新活力很强,政府只要打造好软硬件环境,市场会源源不断创造新的内容、新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越来越多的价值。

  某种程度上,夜经济蓬勃的动力,正是来自这样一种高于实物消费的“消费者剩余”。

  在许多专家看来,业态创新是创造这种“消费者剩余”的关键,也是长沙、西安等“网红”城市频频“出圈”的推手。“夜经济尤其要注重业态创新。”曾博伟说,要从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创新,除了餐饮外,还应该融入文化、展演、旅游等更丰富内容。

  从夜“色”打造到夜“态”更新,海口正在发力一场夜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4月,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期间,海口推出“一街一品烟火人间”特色商业街区消费打卡活动,除了各色美食,还囊括了非遗手作、音乐演艺、休闲娱乐等各种内容,可谓海口夜“态”的一次集中展示。

  “市集是有文化的。”郑茜玲认为,传统夜市就是商品消费,逛就是为了买,买完吃完就走;而市集或特色夜市则融入更多文化,往往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明确的风格和定位,以及更丰富的业态,让人们的消费速度“变慢”了,把消费过程“拉长”了。

  “海口夜经济业态的发展非常快,也带动我们快速成长。”郑茜玲指着星州夜市里拍照打卡的市民游客告诉记者,当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夜间消费非常重要的元素,下一步要支持带动商户们做直播、拍短视频,“每个商户都有一个鲜明的人设,做大夜市的IP。”

  文旅商融合:

  厚重的文化叙事如何装进年轻的内核?

  从物质消费到文化消费、情感消费、审美消费,夜间消费形态的深刻转变正在调动越来越多的经济要素参与到夜经济发展之中。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郭莉的尴尬得到了化解。

  来海口旅游推荐去哪?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海口骑楼老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物业管理处副主任郭莉来说,曾经有点为难。放在两年前,她并不想推荐自己的工作地。这对曾入选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骑楼老街来说,着实尴尬。

  骑楼老街景区打造之初,老建筑保护起来了,风景有了,但没有吸引市民游客消费的业态。郭莉介绍,2022年,海口启动中山路—水巷口特色文化商业街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将文化发掘、活动组织和业态调整等作为关键内容。

  游客在海口骑楼老街的中西合璧市集观看乐队演出。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我们引进海南特色美食、老字号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业态和优质品牌入驻,主动邀约洽谈老字号和非遗项目商家就有35家。”郭莉介绍,今年元旦改造完成开街后,骑楼老街又先后策划举办了海南欢乐节、鸡饭节、东坡文旅大会等活动,几乎每天晚上都人流如织,成为海口的文化标杆和旅游首选目的地。

  在骑楼老街,东坡是诗也是佳肴美馔,博物馆里是酒店,非遗技艺可赏可购可体验,画廊和书店里盛放艺术也氤氲咖啡……历史厚重的老街,装进了年轻的内核。据悉,骑楼—外滩已被文旅部纳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名单。

  “文化内涵凸现是这两年海口夜经济最大的亮点。”海南大学副教授谢祥项表示,具有海口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夜经济中,更能起到提升城市品位的作用。

  文化引领消费,消费带动旅游。越来越多的海口夜间消费场景,努力像骑楼老街一样,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

  在打造海口旅游吸引物的竞赛中,许多传统景区景点找到了夜游这把打开流量大门的“钥匙”——五公祠“夜游”唐宋宴舞,让小众的“海南第一楼”火速“出圈”;观澜湖休闲旅游区“夜游节”里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演艺,与观澜湖新城街区“新城夜生活”互促共进,打造夜间消费闭环。

  在升级夜间新消费场景和业态的过程中,海口越来越多文化资源被重新“发现”和挖掘——海瑞墓升级打造为海瑞文化公园并推出主题演艺,让人们浸润于明朝风情和悠久的清廉文化中;琼台书院打开外墙,连通街区,带动周边形成特色文化商业街区。

  当前,海口各区将建设特色文化商业街区作为打造夜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挖掘当地特有历史文化元素,丰富文化内涵,完善综合配套,创新商业业态,实现街区场景的整体赋能,从而激活消费活力。目前,海口已打造9条特色文化商业街区。

  “当前海口夜经济总体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态势,具体体现在物理空间逐年增加、业态日渐多样、文化内涵凸显等三个方面。”谢祥项表示,海口夜经济多点开花、多种形式并存,业态更多元丰富,更具本土特色和文化内涵。但他也指出,相比夜经济发达城市,有关部门还应在夜经济消费配套方面发力,同时强化地方文化主题的提升,注意社区底蕴的挖掘,加快沉浸式等互动形式的创新,为充分释放夜经济的活力和潜力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天涯社区微博
    微博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