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90后”接棒百年茶摊尚南堂从野茶到国礼
海南日报 2025-08-22 10:59

  日前,由共青团海南省委评选的10家2025年海南“青春小店”宣传视频已制作完成并上线推广。其中,“尚南堂”团队的故事尤其引人注目。

  从南洋茶摊到品牌新生

  “尚南堂,下南洋,别妻儿,告爹娘……”

  受访者供图

  1912年的海口浦头码头,有关老茶摊“尚南堂”的童谣随着海风飘荡。彼时的尚南堂还只是个简陋茶摊,往来的旅人总会在此饮一碗鹧鸪茶,便匆匆踏上远洋的旅途——这抹带着海南气息的茶汤,成了无数人闯荡南洋的精神慰藉。

  一个世纪后,尚南堂的匾额复又挂上骑楼老街的商铺。一群“90后”以扎根土地的韧劲和闯劲,盘下沉寂多年“尚南堂”谋划重启,从鹧鸪茶树的垦植,到产品的创新融合,他们将这方天地精心打磨成鹧鸪茶的“骑楼会客厅”——老街上,那悠长的茶香记忆终于氤氲归来。

  谈到如何与鹧鸪茶结缘,尚南堂创始人郗志强说,这与自己2004年刚来海南有关。“当时的我因水土不服病倒了,机缘巧合下,房东送来的一杯鹧鸪茶,让我轻松度过了生病的长夜。”郗志强说,这一杯茶汤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一种有关鹧鸪茶的念想开始生根、发芽。

  “海南人喝了一辈子老爸茶,却未必知道这茶叫什么。”郗志强发现,这种被海南人当作凉茶的植物,虽有1200多年饮用历史,却始终以粗糙的茶球形态在农贸市场销售,同时,因工艺初级、标准不一,彼时的鹧鸪茶产品也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郗志强想,何不给鹧鸪茶来一个“华丽大转身”?

  2016年,郗志强毅然从深耕多年的旅游行业离开,开始了新的创业旅程。

  从工艺革新到产业引领

  但创业之路从不轻松。野生鹧鸪茶口感苦涩,传统工艺下的茶球似乎是“上不了台面”的产品。郗志强带着团队钻进万宁的深山,逐片筛选叶片,又三顾福建请来了乌龙茶大师。“光是工艺改良就耗了两年。”他们将大叶片茶用乌龙茶工艺重新揉捻,制成颗粒状的鹧鸪乌龙茶,既保留了草本清香,又去除了涩味。

  受访者供图

  更关键的是食品安全的突破。团队在万宁建成标准化茶厂,引入三重检测机制,彻底解决了野生茶的卫生隐患。2018年,创新产品鹧鸪小青柑横空出世——以新会陈皮包裹鹧鸪茶,竟从全国众多名茶中突围,连续两年成为博鳌亚洲论坛国宴用茶,还被选为外事国礼。“那时我们终于可以说:野茶‘登堂入室’了。”

  “野生茶产量低、口感不稳定,必须驯化成可规模化种植的品种。”他们在基地里搭建温棚,通过嫁接技术改良植株,让鹧鸪茶的有效成分留存率提升40%。这段艰难时期,团队还达成另一项成就:主导制定万宁鹧鸪茶地方标准,推动其从初级农产品升级为预包装商品,更拿下“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如今,海南从事鹧鸪茶产业的企业已从当初的两三家增至百余户,尚南堂作为会长单位,成了当之无愧的行业推手。

  “光有好产品不够,得让游客坐下来感受。”2023年,尚南堂骑楼旗舰店完成扩建,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里,每一层都藏着打卡点:一楼陈列着专利设计的“天圆地方”茶礼盒,二楼茶席能望见老街骑楼的雕花,三楼的“鹧鸪宴”将茶香融入琼菜——茶咖、茶酒、茶点,各种创新喝法让年轻人重新定义“老爸茶”。

  这家被称为“海口最美茶窗”的门店,每年接待了众多游客。有阿姨带着孙辈来寻童年味道,有网红为冷萃鹧鸪茶专程打卡,更有外国游客抱着茶礼盒说“要把海南味道带回故乡”。在这里,茶不再是简单的饮品,而成了连接南洋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纽带。

  “海口最美茶窗”。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鹧鸪茶不能成为中国第七大茶类?”郗志强说,尚南堂想做的就是这样的事业。目前,团队已开发出鹧鸪乌龙、鹧鸪冷萃等新鹧鸪茶品类,把茶铺开进机场、商场;开放加盟时,团队将优先扶持内部员工创业,已有多位店员从“小伙伴”变身为店主;今年,尚南堂还参加了共青团海南省委主办的“青春小店”计划,不断增加品牌曝光度。“通过我们小小的贡献,让更多人从鹧鸪茶的味道里了解海南。这是我们最宏伟的愿景。”

  从百年茶摊到博鳌国礼,从“上不了台面”到产业复兴,尚南堂的故事里,藏着一群人对海南的热爱——就像鹧鸪茶的回甘,初尝微苦,细品却有绵长的甜。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