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五指山黎锦传承人谭朝艳:用锦“织”出国门
南海网 余育桑 2025-04-02 09:56

  日前,由黎锦传承人谭朝艳和五指山国际黎锦设计班的学员制作的250个黎锦手工抱枕,在巴黎时装周维罗妮克·勒鲁瓦2025—2026秋冬黎锦大师合作系列上引起在场嘉宾的关注与赞誉。

  “黎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色彩和图案,而我的工作就是让更多人去了解黎锦,看到黎锦。”谭朝艳对于黎锦有着特殊的情感,在知道要将黎锦制成抱枕带上巴黎时装周的时候,连续多个日夜投入生产工作,只为能让黎锦成为巴黎的记忆。而这250个黎锦抱枕,也将向世界释放海南的善意,和对外交流的热情。

  谭朝艳是五指山土生土长的“90后”黎族姑娘,在母亲王秀丽的熏陶下,自幼便对黎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掌握了黎锦的纺、染、织、绣以及黎族服饰制作等技艺。对于黎锦的传承她和母亲有着不同的见解和思考,她更希望有一天黎锦能够走出海南岛,走向世界,成为时尚的潮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门古老的艺术。

  谭朝艳的工坊里编织的黎锦壁挂《五指山之歌》,壁挂上展现的是黎族人民在五指山的幸福生活。记者余育桑摄

  传承黎锦,回家创立孵化基地

  谭朝艳的黎族服饰工坊里,各种样式的黎锦服饰挂满墙壁,货架上整齐展示着色彩鲜艳的黎锦,黎锦壁挂的甘工鸟图案栩栩如生。黎锦耳环、吊坠、手镯等众多黎锦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时间回到10年前,谭朝艳毕业后在海口市从事安稳的行政工作,生活轨迹看似平淡而规律,母亲王秀丽心中满是欣慰,期盼着她能就这样平稳地度过一生。然而,自小看着母亲织锦长大的谭朝艳,心里始终对黎锦有着深深的眷恋。有一天,以黎锦补贴家用的王秀丽无意唠叨,织锦的人越来越少了,正好被回家的女儿听到,触碰了内心,决定辞去那份安稳的工作,回到家中传承和发扬黎锦。

  “黎锦对我们来说就像故乡的山水一样,难以割舍,终有一天会再次拿起棉线,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黎族妇女对黎锦的技艺世代传承,对于女儿的决定,王秀丽并未感到意外。

  在工作室刚起步的时候,谭朝艳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里,和母亲一起,用一架织机和一台缝纫机,开始了她们的黎锦创业之路。

  谭朝艳也趁着这个时候向母亲重新学习黎锦的技艺,从穿线、编织、绘制意匠纸。对她来说,这是厚积薄发的起点,也是传承与创新的源泉。

  创业初期,谭朝艳面临着诸多困难。黎锦产品种类单一,销售不畅,资金短缺等问题接踵而至。这时她发现光会织锦还不够,要把黎锦卖出去,转化为经济效益才能达到良性循环。

  为了解决当前的难题,她通过参加各种创业大赛,和不同行业的创业者交流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同时,她也积极寻求合作,拓展黎锦的销售渠道。

  随着政府部门对黎锦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自家工坊出品的黎锦也受到界内的认可,订单量也越来越多。2019年,谭朝艳成立了五指山锦家人织绣文化有限公司,织娘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业务扩展到海南多个市县。

  谭朝艳工坊里的黎族挂饰。记者余育桑摄

  打造黎锦文创产品,提高受众群体

  每逢节假日的时候,谭朝艳的工坊里的两台水平织机上都缠绕着各种颜色的棉线,织娘时不时抬头对照着意匠纸在赶制大型的黎锦壁挂。

  “记得有一年的三月三,我和母亲两个人用竹竿抬着黎锦服饰在水满乡售卖,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但是产品单一,销售额并没有达到预期。”谭朝艳回想起以前和母亲在水满乡售卖黎锦服饰的场景,开始思考,虽然有游客对传统的黎锦服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不少人因为产品单一、款式传统而犹豫不决,甚至转身离去。

  “一套手工编织的传统黎锦服饰就要上千元,如果消费者是第一次接触黎锦,并不了解黎锦背后的文化历史,很难会购买。”谭朝艳回去后反思,黎锦不该在大山里孤芳自赏,要让黎锦融入日常生活中,要创造黎锦更多的可能性,要有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消费者才会买单。

  作为传统服饰传承人的谭朝艳在观察市场和评估当地购买力后,将黎锦服饰与生活相结合,设计出了钥匙扣、帽子、发箍、耳环等黎锦文创产品。“这些小物件都带有黎锦元素的布料,价格实惠,产品丰富,更受年轻人喜欢,如果有特殊要求还可以手工定制。”谭朝艳说。

  谭朝艳在巴黎时装周现场展示的黎锦抱枕。记者余育桑摄

  随着产品的样式越来越丰富,谭朝艳和爱人胡广分工协作,共同经营。在拓展销售渠道方面就交给丈夫,自己则用心专研黎锦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男主外女主内,销售这块我比较有经验,织锦那就她比我有经验了。”胡广说道,黎锦的销售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运营。线下是实体店体验和工坊的定制服务,线上是文创产品销售,在岛内以及岛外都拥有了稳定的合作伙伴。

  2023年,五指山市开设黎锦国际化人才培养班,谭朝艳和母亲报名参加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品牌IP孵化、数字化图纸设计、现代服饰和时尚融合发展等多个领域的课程。这些课程内容,为谭朝艳推广黎锦提供了全新的创作风格和理念。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谭朝艳在黎锦国际化人才培养班的成绩和作品得到认可,经培训班负责人的推荐,在2024年的巴黎时装周提供黎锦的布料。她根据国际设计师的需求编织,提供的黎锦图纹获得广泛的关注。首次和国际设计师的合作不仅给黎锦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她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巴黎时装周的工作人员在嘉宾席摆放黎锦抱枕。记者余育桑摄

  见证黎锦走出国门,对未来充满期待

  在王秀丽的印象里,黎锦是黎族人民穿着的衣服,随着时代的发展,今朝已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与新颖生活方式的象征。

  在今年2月中下旬,谭朝艳得知要去巴黎时装周和法国的服装设计师开展文化交流,但是去之前要编织250片黎锦图纹的布料,在3月初送往海口加工缝制为抱枕,在巴黎时装周开始之前运往巴黎。收到消息时谭朝艳的心情十分激动,但也十分焦虑。

  巴黎时装周作为全球时尚界最重要的盛事之一,今年能否让黎锦成为时尚的弄潮儿?对谭朝艳来说,能把黎锦带到巴黎,这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她毕生追逐的梦想。

  作为母亲的王秀丽说:“巴黎时装周我了解的不多,但是她要把黎锦带去更远的地方我都会支持和鼓励。”

  黎锦的制作过程非常精细和复杂,需要织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起初,谭朝艳还担心不能及时编织出来,所幸,在母亲和五指山国际黎锦培训班的学员夜以继日赶制下,250片黎锦布料制成的抱枕在3月初送上了运往巴黎的国际航班。

  法国当地时间3月11日下午,走秀开始前,工作人员将250个黎锦抱枕作为海南礼物给到每个在场的嘉宾,无不赞叹黎锦的精美工艺。“在场的每个人拿着抱枕爱不释手,那一刻,我真的非常感动。”谭朝艳在现场见证了黎锦得到现场嘉宾的喜爱,黎锦此刻成为一张海南向外交流的文化名片,内心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在设计图纸上看到的样式和现场看到的成品不同,穿着在模特身上能感觉到黎锦的灵动的生命力。”更令谭朝艳激动的是,当她在后台看到高挑的模特穿着黎锦服饰,二者相互映衬,黎锦的生命力扑面而来,表情早已被惊艳所定格。法国设计师维罗妮克·勒鲁瓦将黎锦的传统元素与法式结构的理念完美融合,保留了黎锦的独特魅力,又赋予了它新的时代气息,赋予黎锦新的定义。

  “黎锦是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我们祖辈的智慧和汗水。看到它在巴黎时装周的聚光灯下熠熠生辉,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谭朝艳说。

  除了展示黎锦抱枕和传统黎锦服饰外,谭朝艳在现场活态演示了黎锦编织的过程,让时尚界的嘉宾赞叹不已。时装周结束后,她身穿自己亲手织造的黎族传统服饰,漫步在法国著名的历史建筑前,引得当地市民驻足欣赏,邀请合影留念。

  “这次来到法国,能感觉到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欣赏和推广黎锦,这让我看到黎锦在不同领域中更多的可能性,将来我也会让公司生产的产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让黎锦的图样不仅是出现在服饰,也可以是日常生活里常见的某个物件。”谭朝艳说。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