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清洁机器人不仅能自主规划作业路径,还会主动避让各种障碍;汽车底盘合装机器人稳稳托举汽车零部件,精准装配一气呵成……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这些机器人将在调试后发往全国各地。
新松是目前国际上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企业之一,公司总裁张进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深度融合,探索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应用场景。
新松等一批科创类企业主动应用新技术为产业赋能,是东北作为传统老工业地区积极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的一个缩影。
梳理东北三省2024年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加速”“持续扩大”等高频词彰显东北发展未来产业的决心。
2024年1月29日,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财湖机场首飞。新华社发
例如,辽宁将在人工智能、元宇宙、深海深地开发、增材制造、柔性电子、氢能储能、细胞治疗、生物育种等方面,加快推动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吉林将加快建设未来实验室,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发展平台和龙头企业,抢占产业前沿制高点;黑龙江将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前瞻布局深空、深海、深地等未来产业,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未来产业由前沿高新技术驱动,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只有准确抢占产业前沿制高点,老工业基地才能实现‘基因重组’,为振兴发展提供新动力。”辽宁省科技厅厅长蔡睿说。
依托资源禀赋优势,锚定技术创新、产品突破、企业培育、场景开拓、产业竞争力等维度,东北一些具备发展潜力的产业种子悄然播撒,先期成果不断凸显。
在辽宁辽河实验室锦联产业园科研场地,研制组装中的液压人形机器人正在灵活地“太空漫步”。“别看只有两条腿,纯机械的零部件就要二三百个,组装都要两三周。”人形机器人方向负责人刘玉旺介绍说,辽河实验室在液压人形机器人方面进行了全面布局,攻克了人体下肢运动模拟技术、多关节高度集成技术等关键技术,相关产品未来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制造、冶金、航空航天等行业。
在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清点飞轮转子的数量(2024年3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位于吉林的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星间100千兆比特每秒超高速激光通信,为打造卫星互联网建立了信息传输的“高速路”。依托在轨的108颗“吉林一号”卫星,吉林拓展遥感数据、空间信息等服务,带动上下游企业“串珠成链”,一个集卫星制造、应用为一体的空天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东北大学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认为,作为未来产业,这些先期成果距离形成产品或规模化产业仍有很大距离。可一旦成功部署,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望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力量。
“东北拥有吉林大学、哈工大、大连理工、东北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金属研究所等一大批科研机构,在高水平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开展颠覆性技术突破具有发展土壤。”吉林大学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研究员尹希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