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兰亭,到“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爱晚亭,再到“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的醉翁亭,古人对“亭”的喜爱可见一斑。
亭,是我国古典建筑艺术中的瑰宝。《园冶》中将亭定义为:“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古时,亭最初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古代文人常寄情于山水园亭之间,渐渐地,亭子从实用性建筑发展为表达情感的象征性建筑。
历经岁月的沉淀,一些古亭保留至今;跨越时光的脚步,一些新亭应运而生。海南幽亭藏何处?又有哪些特点?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带您探访海南值得一去的“亭”。
海南中学的陶然亭。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茂摄
郭母亭。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茂摄
三亚天涯海角景区的怀远亭。资料图
泂酌亭
苏轼题名堂屋样式
作为海南著名的古典寺庙园林景观建筑群,海口五公祠内有诸多亭子,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数泂酌亭。
从东坡书院的小门楼进入两伏波祠院内,在两伏波祠前的大门位置,便可看到泂酌亭。有别于普通亭子有顶无墙,四周临空,泂酌亭却为面阔三间的房屋建筑。为何异于普通亭子?这要从它的历史说起。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贬海南岛,在今五公祠内暂住,发现此处有泉水,便指凿双泉,分别起名“洗心泉”“浮粟泉”。时任郡守承议郎陆公为了纪念苏轼,便邀人在双泉之上各盖一亭,分别命名“临清亭”“濯缨亭”,不久,再建一亭。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苏轼遇赦北迁廉州(今广西合浦),渡海前又曾到琼州府城,陆公邀请其为该亭命名,苏轼欣然命笔,题亭名为“泂酌”,并写下《泂酌亭》一首并序。
泂酌亭。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婷摄
记者看到,在亭内正中央,苏轼、苏过、陆公及其随从四尊雕像正身而立,苏轼居中,手持毛笔,蘸取墨汁,仿佛让人们看到他当年挥毫泼墨,为泂酌亭题名的一幕。
据记载,泂酌亭在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的一场大地震中被彻底摧毁。7年后,琼州知府谢继科才将这座亭子迁建到府城南隅东坡井旁。1869年,琼州知府戴肇辰整修该亭。
“此后,泂酌亭又经过多次改建、维修。”海口市五公祠管理处主任陈小锋介绍,泂酌亭逐渐改变了原貌,成了现在的“堂屋”的建筑形制,基本上保留了清代修建时的风格。
历经风雨,泂酌亭的历史底蕴愈加深厚,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这里也成为市民游客了解东坡与海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乐耕亭
六角亭里品读海瑞
在位于海口市红城湖路的海瑞故居里,乐耕亭静静立在一隅。这是一座单檐单体凉亭,没有雕梁画栋、重檐飞角,原木色的亭身,仿古六角状,茅草铺顶,虽简约却古朴厚重。
亭中一块诗匾和亭旁一块石碑吸引来访者目光,分别刻有海瑞所作的《乐耕亭》《乐耕亭记》。“始予未接西野先生,意一豢养之人云尔。获交数岁,见其诵砥行廉隅之士,欣欣然羡焉……”金色的字体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一字一句揭示了“乐耕亭”背后的故事。
据记载,乐耕亭为丘濬的曾孙丘郊所建。丘郊常在亭子里读书、吟诗,自得其乐。起初,海瑞以为丘郊是个好吃懒做的“豢养之人”。后来,海瑞同丘郊接触多了,才知道他是个重视农业生产的“仁笃俭约”青年。于是,海瑞同他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为了表彰丘郊重视农业生产的精神,海瑞写了“乐耕亭”三个大字,刻在木板上,挂在亭子里。此外,海瑞曾专门为“乐耕亭”吟诗、作文,如今流传下来的有《乐耕亭》《乐耕亭记》。当时,社会上有些人攻击、诽谤丘郊从事农业生产,不去追求功名利禄是“不孝”,是败坏丘公的“门风”。海瑞在《乐耕亭记》里有力地批驳了这些谬说。“乐耕亭”后来吸引大批青年前来聚会、学习,渐渐成为切磋学问的好去处。
“乐耕亭原址在府城红城湖西畔的墨客村(今海口市道客村)。重建海瑞故居后,为了让市民游客更好地了解海瑞以及其才情,就在此处仿建了乐耕亭。”海口市丘濬海瑞故居管理处主任王若说。
封平约亭
立约之所历史遗迹
在海南,说到“亭”,就不得不提起“约亭”。
约亭,即讲约所,也称立约所。约亭最早出现在宋代,盛行于明清。历史上,海南也曾存在不少“约亭”,但经历数百年的风云变幻,大多已经荡然无存。所幸的是,澄迈县的“封平约亭”保存相对完好,为我们还原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走进澄迈县大丰镇大丰村,穿过老集镇、老街道,一个特殊古建筑遗存闯入怀中。朱红色“封平约亭”四字赫然出现在门额石匾上,门上有一副长联:“圣治揽乾纲封建平均披丹扆纶贵三章法约;谕條重巽命多士峰列听黄堂梆鼓廿里长亭。”对联以“圣谕”二字顶格,镶入了“封平约亭”等字,还将约亭与古县治的距离以及约亭的功用晓喻于上,文思之妙不禁让人称道。
封平约亭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150年前进行修缮,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海南约亭。封平约亭建筑坐北朝南,为三开间,木石结构,硬山顶,穿斗式梁架,筒板瓦,正脊有龙、鱼及云朵等雕饰。据说,原来在正堂前面有一座廊亭,现在只剩下两边山墙。
据记载,大丰村在古代属琼州府澄迈县恭贵乡封平都,封平都的治所就设在此地,“封平约亭”就是封平都议事的场所。封平都辖十图六十村,凡遇有大事小情,如上奉皇帝御旨、官府谕示、完纳粮税等,下至市场管理、合都宾兴、众议凡例等等,都在这里谕示、宣告、商议、部署,形成法约,然后各图贯彻执行。
站在约亭中,抚摸那些经过风雨洗刷有些模糊的碑记,“宣讲圣谕”的历史回音仿佛仍响彻耳畔。
冯白驹纪念亭
红色地标致敬英雄
来到海口人民公园,拾级而上,依次经过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冯白驹将军雕像,便看到位于公园最高点的冯白驹纪念亭。
冯白驹纪念亭是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于1988年建设。纪念亭坐南朝北,由中间的主亭和两边的六角小亭组成。两个小亭和主亭之间各建14米长廊,三亭相连,形成弧形状。纪念亭白色为主,灰色为辅,色调素雅,庄严肃穆,让来访者不禁心生敬畏。
纪念亭主亭中间正面横楣上刻有王震题写的“冯白驹纪念亭”6个大字,亭内正中墙壁上刻有“冯白驹生平”,两旁各有一幅金黄色的浮雕。左边一幅反映琼崖人民坚持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英雄形象;右边一幅反映渡海解放海南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与琼崖纵队胜利会师的壮丽情景。左右两边廊壁分别刻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冯白驹将军,以及对琼崖革命斗争的评价语。
“目前,冯白驹将军雕像及纪念亭是海南省重点革命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海口人民公园工作人员介绍,每年清明节,前来此处缅怀革命先辈的人流如潮。
黄昏时分,阳光透过树叶倾泻而下,亭正中间“冯白驹纪念亭”六个金色的字显得越发耀眼。不远处,游人轻快的脚步声、孩童爽朗的欢笑声不时传来,仿佛在告诉革命先烈“山河已无恙,这盛世如您所愿。”
分界洲岛四亭
纳凉之处观景之所
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南分界洲岛旅游区处处是景。登岛游玩赏景,寻一处亭纳凉、观海,亭与亭中人亦成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来到海南分界洲岛旅游区,不管是坐游览车还是徒步,要想寻一地观景、拍照,游客们首先选择的多半是“初见亭”。初见亭由蓝白色调线条勾勒,与湛蓝的海水融为一体,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站在其上看风景,会有一种“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的感觉。目前,初见亭成为分界洲岛独具特色的“网红景点”,受到众多游客、剧组及新人的青睐。
在分界洲岛最高山峰的山顶上,欢喜亭静静矗立在那里,等待着游客的到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站在亭上,放眼望去,只见辽阔的大海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豪情壮志与壮阔景象不谋而合,何其壮美!
海南分界洲岛旅游区企划总监涂明艳介绍,欢喜亭于2016年建成,亭体全部用进口实木建造,风格古朴,面海而建,视野开阔。因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在这里可游览海岛东西两侧的美景。从欢喜亭的正对面望去,正巧是分界洲岛又一奇妙景点——“海豚望月”。闭上眼,深呼吸,似乎可以听到大自然的低语,感受到它的温暖与拥抱,瞬间抚平心中的烦躁与压力。
停留英雄亭,赏牛岭一侧风光,观蔚蓝海上的来往船只;闲坐约风亭,品茶、喝咖啡,与习习海风来一场约会,放空发呆、放飞思绪,与所有烦恼分界……分界洲岛四亭,是游客观景纳凉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