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口四个区分别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全面梳理了2022年的各项重点工作,描绘2023年主要工作“蓝图”。
2023年,咱们的生活会出现哪些变化?
今天咱们来看看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美兰区的2023年的计划吧,涉及新建和改扩建学校、老旧小区改造……
秀英区

位于秀英区的海口国际免税城于2022年10月28日开业,赋能秀英消费市场。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推动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海口火山口公园争创5A景区,力争实现全市零的突破。
·紧扣“旅游+免税”特色及优势,把海口国际免税城打造成旅游精品,吸引海外高端消费回流。
·新建2条特色文化街区,加强街区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万达广场、远大购物中心、星茂购物中心等商圈品质,形成主题鲜明、具有区域辐射力的商业地标。
·策划首届秀英品牌消费节活动,举办系列商业促销盛会。依托西海岸带状公园资源优势,谋划“沙雕节”等特色活动,推动建设西海岸旅游度假区。

秀英区施茶村火山石斛园生机盎然,吸引市民游客旅游观光,推动石斛产业振兴。
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打造一批“零碳新村”
·充分利用国家帆船帆板训练基地、五源河文体中心等资源,举办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文化创意活动,推动文体产业集聚发展。
·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集中连片打造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群落,推动美丽乡村串点、连线、成带。
·打造一批“零碳新村”,推动施茶村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支持特色共享农庄发展,以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整合“就业驿站”资源,提供至少1.5万个工作岗位
·充分发挥齐鲁制药、威特集团等企业就业集聚效应,用心用情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及受疫情影响的失业群体再就业。
·整合“就业驿站”资源,提供至少1.5万个工作岗位。
·打造1-2个区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机构,切实提升人才满意度、归属感。
新改扩建4所学校 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580个
·创建2所市规范化学校,新改扩建4所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580个。
·继续提升公办幼儿园办园品质,争取创建4所公办市级园。
·稳步推进中小学校午餐午休服务。发挥阳光教育发展基金会作用,完善教育奖励激励机制。
·引育并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校长、教师、教研队伍,培养265名区级骨干教师。

西秀公园从昔日荒地蝶变成绿洲,为市民的休闲、运动提供了场所,也成为展示海口自然生态之美的一个新地标。
全面铺开“2+3”健康服务包
·加快推进省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西院等医疗项目建设,建成区疾控中心。
·全面铺开“2+3”健康服务包,探索开设特色门诊、科室,做好特色化专业服务。
·谋划中医药文化健康主题公园建设项目。
实施改造老旧小区
实施改造老旧小区9个。服务保障桂府佳苑、金林仕家等8个项目建设,力争提供1万套安居房。
更好服务“一老一小”,建成区级养老服务中心,新建区托幼综合服务中心。
抓牢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力争“15+N”种基本蔬菜均价只降不升。
龙华区

游客在海口骑楼老街的中西合璧市集观看乐队演出(2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支持观澜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骑楼老街、海瑞文化公园创建4A级旅游景区。
·融入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引导国贸、解放西、椰海、观澜湖等各大商圈错位发展,保障龙湖天街、海垦王府井建成营业。
·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小朋友在街心公园的树下玩耍。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制定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
·全力推进丁村、海垦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确保博义盐灶八灶、面前坡及坡博坡巷已开工片区回迁户“领钥匙进新家”。
·加快3个安居房项目建设,改造92个老旧小区,升级41条城区背街小巷。
·开展高铁高速沿线景观提升,打造7个示范点位。新建5个街心口袋公园。
完善“五网”建设
·打通金秀街、金盘路至华庭路2条断头路,推动义龙路片区及万国西路排涝工程和滨涯村、滨濂村等城中村燃气管道入户工程尽快启动,保障龙昆南立交匝道、滨海立交匝道、国贸天桥等项目有序推进。
·增布1个公益性农贸市场。实施城中村及乡镇交通安全设施提升工程。
·升级改造13条镇域主次干道,实施30个村庄人居环境清整、4个镇“户户通”巷道破损修缮,改造遵谭镇新市场街等4条村庄道路。
持续推进龙华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
·将抓好基础教育提升和学位扩容,全年增加义务教育学位约600个、学前教育学位约1170个。
·推进农垦一小启航楼、坡博幼儿园、坡巷幼儿园、时光里幼儿园等项目年内投用。
·加快海燕小学南校区、丘海学校、梧桐学校建设。
·继续发挥银发专家专业引领作用,完善教师交流、支教、职称跨校竞聘机制。
·全面落实区属公办中小学校内午餐午休服务,实施青少年成长护航行动。

在海口市龙华区政务服务中心政务综合服务大厅,居民正在办理业务。武昊 摄
力争“15+N”种基本蔬菜平均价格只降不升 推进区属中、小学学生视力健康检查项目
·完成市定安居房建设任务,健全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机制,力争“15+N”种基本蔬菜平均价格只降不升。
·优化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新建2所日间照料中心。
·推进区属中、小学学生视力健康检查项目,开展四个镇60岁以上常住居民“2+3”健康服务包肺结核筛查。
美兰区

航拍海口湾 “天空之山”(6号高标准驿站)项目。记者 刘洋 摄
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的协调力度
·着力保障全球消费精品博览园、滨江片区综合开发、中州航空主基地搬迁等项目建设。
·规划建设具有美兰特色的消费集聚区,不断丰富“天空之山”、华彩华邑CBD、东坡老码头等海甸溪北岸新消费商圈。
·通过发行消费券、举办夜市、商业外摆等方式,打造15分钟夜市经济圈。

市民游客在海口湾畅通工程万绿园段滨水空间漫步。记者 刘洋 摄
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体系
·把“白沙门沙滩市集”国际欢乐海滩项目打造成亚洲单体最大的沙滩市集。
·加快改造升级骑楼老街、海甸溪北岸特色商业街区项目进度,形成骑楼、海口湾等具有独特文化印记的商业街区。
·集中连片打造沿美舍河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打响海口湾水上游船观光穿梭项目品牌,做好水上游美兰文章。
持续优化城市功能
·实施环海甸岛岸线贯通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品位。
·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进度,完成106个老旧小区、2条“断头路”改造。
·加快推动横沟村、邦墩片区、恒福居小区等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按期开工建设,积极推进北前北后村片区和白龙北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
·加快下洋瓦灶、新琼、白沙坊等棚改片区的回迁安置。
推进民生优质均衡惠及更多群众
·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将特殊教育免费午餐与残疾人办证评定检查免费纳入为民办实事事项。
·服务保障省中医院新院区搬迁,海医一附院江东新院区、市妇幼江东新院区等项目建设,下沉优质医疗资源,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逐步推进扩大学位供给三年行动计划
·继续扩大集团化办学规模,新组建第九中学、美苑小学2个教育集团。
·逐步推进扩大学位供给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和改扩建18所学校,力促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推动新琼小学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620个。开工新建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改扩建2所主城区小学。
·新建5所幼儿园,新增小区配套幼儿园5所,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2970个。积极推进农村教学点撤并工作,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93%,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50%,力争创建6所省、市一级幼儿园。稳步提升办学质量,教育巩固率超过95.5%,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前进。
琼山区

游客在海口日月广场逛古风市集(2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推动“高兴里”特色商业街区等项目建设
·抓紧推动“高兴里”特色商业街区项目和府城历史文化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启动滨湖特色商业街区、琼台福地特色文化街、日月广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建设,不断完善业态配置,丰富服务供给,带动旅游和文化新兴消费业态转型升级。
·积极抓住“夜经济”新消费增长极,大力扶持忠介路、日月广场重点商圈建设,鼓励支持五公祠、琼洲文化风情街等历史文化景点开发夜间主题性演出。
继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紧盯博雅片区(一期)、桂林片区(联合广场)城市更新项目进度,按计划推动迈瀛片区、滨江新城三期、博雅片区二期、桂林片区二期等4个城市更新项目建设。
·加快盛亨雅苑等3个安居房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实施一批新开工安居房建设。
·继续开展2022年度8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计划新启动一批23个老旧小区改造,打通湖湾小区周边15米规划路等3条断头路,持续改进和完善城市功能。
开展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作
·加快忠介路路口、北胜街等5个主城区休闲点建设,扎实做好翔河西路等背街小巷道路修复、路灯安装工作,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
·扎实推进新建农村水利设施、城区积水点改造工程等12项区级为民办实事事项。

海口德威英雅学校。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努力推进新建学校1所,改扩建学校及增加学位项目4个,共可增加初中学位900个、小学学位4095个。
·加快德威英雅学校等教育系统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增加优质学位供给。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有就业需求的困难家庭、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00人以上,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加快完善消防设施设备、生活垃圾中转站、电动车棚等配套设施。
(综合海口日报、海南特区报、海南国际旅游岛商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