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昌江牛皮凳:300年民间手艺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
南海网 陈望 2025-02-27 09:06

  小小一张凳子,不仅能坐,还能走进秀场供人观赏,甚至被人收藏。它就是“牛皮凳”,海南黎族的传统工艺品之一,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近日,昌江黎族牛皮凳入选“我家乡的非遗好物”网络评选名单。

  黎族牛皮凳,主要以牛皮和藤制作而成,据了解,黎族的祖先以前狩猎后,有用黄猄皮和鹿皮等制作皮具的传统,后来禁止捕猎后,改用牛皮做凳子,是物尽其用的一种表现,也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黎族牛皮凳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昌江王下乡、石碌镇、七叉镇、叉河镇等黎族乡镇,以从王下乡牙迫村搬迁至石碌镇水富村为主。

  昌江黎族牛皮凳。昌江旅文局供图

  2021年,为了保护传承牛皮凳制作技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水富村在县里的鼓励扶持下建起了牛皮凳传习所。如今,熟练制作牛皮凳的村民有30多人,一年可制作1000多张牛皮凳。

  石碌镇水富村村民、手工艺人林亚松说:“我学习做牛皮凳子已经五十多年了,村委会办一个合作社,动员全村,会的要全部都来,不会的也要来学,大家一起互学互教。”

  心灵手巧的手工艺人在制作牛皮凳时,会将采集到的乔木材料剖开后,制成约3厘米宽、1厘米厚的规格,再按凳子高矮所需的口径箍成圆形。打磨藤条时,将粗藤条等分拗折再捆绑,细藤条一部分保留原样、一部分对半剖开削薄。把细藤条紧紧缠绕连接在箍成圆形的木框上,使藤条与木框形成稳固的三角形状后,一张牛皮凳的基本结构才算完成。

  昌江黎族牛皮凳。昌江旅文局供图

  看似工序简单,但对于水富村的手工艺人而言,牛皮凳是祖祖辈辈长期劳动的智慧结晶,不仅见证了岁月的更迭,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壮丽画卷,诉说着过往与未来。

  2018年,黎族牛皮凳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县级非遗项目名录;2023年,昌江黎族牛皮凳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昌江在春赏木棉红系列旅游文化活动、“三月三”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都对牛皮凳进行展示并加以推广,进一步传承保护黎族传统技艺。

  而后,昌江的牛皮凳多次现身海南冬交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和文旅活动现场,一路从籍籍无名,到打响名气。在消费者眼中,牛皮凳是特色工艺品、手工家具;对地方而言,牛皮凳则是大产业、金名片。如今牛皮凳已成为昌江特色旅游工艺品,“非遗+文旅”的结合,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焕发新生机。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