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甘蔗新榨季,八桂大地上,一边是“甘蔗收割正当时”,蔗农砍蔗、机械收蔗,运蔗车辆往来于阡陌间;另一边是“人勤春早种蔗忙”,蔗农抢抓农时播种下一个榨季的“甜蜜”。
在广西扶绥县,隆安洋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多个甘蔗种植基地,蔗农们正忙着砍蔗、剥叶、捆扎、装运,满载甘蔗的大货车整装待发;在一些已完成砍收的地块上,各类农机设备来回穿梭作业,土地平整、甘蔗下种、培土覆膜等步骤一气呵成,一行行甘蔗很快被种植下去。
“我们通过土壤改良、引进新品种、深翻深松、合理施肥等现代化农业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了耕、种、管、收各个环节生产成本,并通过无人机进行植保飞防等技术,提升甘蔗种植的科技含量。”公司总经理刘志刚说,基地还尝试了甘蔗和土豆轮作,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广西扶绥县,人们在砍收完甘蔗的地块上轮种土豆。新华社记者 陈一帆 摄
在广西久洋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甜蜜之光”现代甘蔗产业园的智能灌溉区,间隔均匀的田垄间,一根根灌溉管道和滴灌带纵横相连,工作人员只需打开手机App输入指令,就能对数百亩甘蔗进行精准灌溉。
公司副总经理杨学介绍,产业园通过实施甘蔗良种繁育、水肥药一体化栽培、全程机械化等技术,运用规模化生产、适度经营、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增产、增糖、降本、增效,每亩甘蔗增收节支500元以上。
作为全国最大的糖料种植基地和食糖主产区,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19个榨季占全国60%左右。糖业不仅是广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事业”。
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大许村村民霍佳丽家里种有10亩甘蔗。“今年甘蔗亩产7吨左右,糖厂收购价是540元/吨。”霍佳丽说,甘蔗种植实现机械化后,他们有了更多时间再找一份工作,提高家庭收入。
蔗农在砍收甘蔗。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
“一根甘蔗两头甜”,一头连着蔗农,一头连着制糖企业。
在广西扶南东亚糖业有限公司卸蔗场,运蔗车辆有序排队过磅,到达糖料蔗投放点后,由自动卸蔗系统快速完成卸货,通过压榨输送带进入破碎、压榨流程;制炼车间里,全自动装包和机器人码垛设备有序运转,一袋袋白砂糖被迅速装包,经机械手臂精准抓取后摆放整齐。
“公司生产线全工序运用DCS自动控制系统,生产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目前公司日压榨能力达1.7万吨,年产白砂糖20万吨以上。”公司工程师中心主任郑进华说,制糖废水在环保末端处理系统经过混合调节、水解酸化、好氧生化等环节,其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污泥胶团有效降解,经在线监测达标后,可直接排放或进行二次循环利用。
除了制糖,甘蔗还能生产出更多产品,形成糖业循环经济。当前,广西正加快培育壮大蔗糖循环利用产业链,推动传统蔗糖产业向生物基化工、食品工业、发酵工业等转化升级。
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大湾镇一家企业,工人在粉碎甘蔗尾叶,准备制作饲料。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在广西龙州甘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养牛基地,经粉碎后的甘蔗尾叶用来直接拌料投喂牲畜。该基地所用的养殖饲料90%为甘蔗尾叶,在龙州县设有8个蔗叶回收点,带动周边1500多户农户收集销售甘蔗尾叶。“我们一年收储5万多吨甘蔗尾叶,现在新建的牛棚有8000多平方米,接下来还要继续扩大养殖。”公司副总经理黄秀梅说。
依托崇左市丰富的蔗糖资源,安琪酵母(崇左)有限公司与当地糖厂合作,将制糖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糖蜜“变废为宝”,深加工成高活性干酵母、高核苷酸酵母提取物、生物有机肥等产品。公司总经理助理刘佩东说,公司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公司产量达5.3万吨,年产值达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