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从“农业新手”到职业经理人——一名90后天府“新农人”的8年蜕变
新华网 2023-10-18 09:06

  “今天合作社6500多亩水稻就要全部完成收割和烘干。”10月16日,四川成都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烘储中心外,王伶俐一边检查稻谷的烘干情况,一边指挥将烘干好的稻谷装车发货。

  作为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职业经理人,90后王伶俐装扮时尚,完全不似一般人印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庄稼人。她从父亲手中接过种粮的担子,用8年时间,带出了一支以80后、90后为主力军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团队,经营专业合作社4家,管理土地面积达6500亩。

10月10日,在成都崇州市隆兴镇,王伶俐(左)和父亲王志全在查看今年新收获水稻的品质。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2015年,大学毕业的王伶俐回到家乡崇州市隆兴镇,跟着父亲学起了农田管理。“我爸爸是成都市首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看到国家对农业职业经理人在培训、贷款等方面都有很多支持政策,我觉得这是一份很有未来的职业。”王伶俐说。

  对于要如何发展农业,王伶俐有着自己的想法:“不仅要规模化种植,更要机械化、信息化种植。”

  “过去老一辈管八九十亩地全靠人工,农忙的时候要几十个人插秧,大家插秧的疏密、排列也不同,管的地越多,地里的问题就越多。”意识到这个问题,王伶俐回到家乡创业的第一件事便是贷款40万元买了4台插秧机。

  但当时村里的邻里亲戚,甚至王伶俐的父亲都对她的这一举动不以为然。可王伶俐清楚,只有机械化插秧才能真正省时省力,还能增加粮食产量。“操作插秧机一天就可以插秧四五十亩,还能保证秧苗品质。”

  看到田里的变化和产量的增加,村民们对农用机械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8年来,王伶俐的合作社陆续购入了插秧机、拖拉机、无人植保机等40台农机设备,“2020年,合作社还引进了大田北斗系统,通过北斗导航系统让农业机械实现精准作业。”王伶俐告诉记者,合作社已实现了育秧、插秧、施肥、植保、收割、运输、烘干的全过程机械化、信息化。

  在科技手段的加持下,合作社的产量以及种粮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今年是个丰收年,谷子饱满度很高。”王伶俐介绍,今年合作社每亩水稻增产50斤,水稻全部为下游米厂的订单生产,不愁销路,合作社亩均分红有望突破800元。

  如今,王伶俐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已经拓展到了10人,其中7人都是80后、90后,大部分都是过去村里在外地做生意、上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对农业感兴趣,同时在合作社上班还有月薪,年底还会和我一起从合作社分红,收入并不比外面的工作差。”

  王伶俐眼中的农村正因年轻人的回归而发生着变化。据了解,崇州市今年将实施8.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产村相融成片,田网、路网、渠网、观光网、信息网、服务网、设施用地网配套,为更多年轻人的“农业梦”提供舞台。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天涯社区微博
    微博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