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市级非遗名录更新,三亚吉阳区2项入选→
活力吉阳 2025-02-08 10:16

  近日,三亚市人民政府发布

  《三亚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其中,吉阳区的

  《三亚纸泥彩塑制作技艺》

  《红沙月饼制作技艺》两项入选

 

  彩塑技艺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各地创作风格

  纸泥彩塑技艺

  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纸泥彩塑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四千年到一万年前新石器时期产生的中国古代泥塑。泥塑是人类最早的手工制品,也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经考古发现,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已多次出土早期的泥塑作品,如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士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年至7千年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牛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千年前。

  彩塑在泥塑的基础上以表面敷彩上色的形式发展,造型也发展为人物、动物、植物、风土人情及吉祥物等,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到唐宋时代随着道观、佛寺、祠堂的兴起而达到巅峰,尤以广东的较为著名。从唐宋时代至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地制作方法及艺术风格、特色的多样性。

  20世纪70年代,崖县(今三亚市)二轻工艺厂工艺师陈玉湘女士,在继承传统彩塑技艺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研发出独具特色的彩塑新形式——纸泥彩塑,并自此至今传承了四代。

  陈玉湘作品图源三亚文化产业博览会

  纸泥彩塑技艺主要是以一种纤维混合黏土新材料——纸泥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吸取海南黎族的黎锦艺术元素、符号、图腾及构图方法,创作以黎族文化为主、展现海南本土文化的彩塑作品。

  纸泥彩塑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环保,不需烧制,不开窑,坚实;二是立体感好,色彩鲜艳丰富,表现力强;三是黎族文化等海南本土文化特色鲜艳浓郁。

  纸泥彩塑技艺蕴含着中国传统彩塑文化,彰显海南黎族文化等海南本土文化。各类艺术品的色彩丰富,造型多样,形象生动,风格朴实自然又雍容华贵,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不仅对现代工艺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红沙月饼名称由产地而来

  其产地位于

  三亚市吉阳区红沙社区

  

  旧时红沙社区是三亚市三大墟市之一,《三亚市志》记载,红沙镇水陆交通较方便,水路连通榆林港,筑有红沙码头,其临海筑港的交通条件,构成了红沙社区作为闽粤移民聚集地的人口特征,也决定了红沙月饼在形成之初就兼具外来饮食和琼南地方特色的饮食特征。

  民国期间,榆林港红沙一带成为岛内移民的重镇。大量琼海人、东南亚回侨、疍民等落籍红沙,这些移民强化了“中秋节”以及“中秋”月饼祭祀和吃“面制”月饼的风俗,“面粉”成为“红沙月饼”出现的关键。1940年代,海南东南亚“回侨”把经过糅合江苏、广东等地的月饼技艺带到了海南,也带到了红沙一带,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琼式月饼。

  现在,红沙一带有70余家红沙月饼手工作坊,大都延续了传统的手工技艺,其制作方式主要为手工作坊生产制作。

  红沙月饼制作技艺是中秋佳节寄寓美好愿望的时令食品和礼品,代表了团圆团聚,含蕴着亲情,承载了红沙人的地方记忆,红沙月饼的形状、花纹和馅料也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

  时至今日,红沙月饼已成为三亚本土最为畅销的月饼,作为地方特色美食,红纱月饼也是三亚旅游的重要吸引物之一,在三亚旅游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