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厘米,再来!这次107厘米,继续加油!”5月21日课间时分,琼海市实验小学二年级12班的姚文静与小伙伴们快步跑下教学楼,来到楼下的AI运动吧前练习立定跳远。
学生课间时间到AI运动吧前练习立定跳远。记者苏桂除摄
随着姚文静奋力一跃,墙上的电子显示屏即刻精准测量出跳远的距离。“每次看到坚持运动后,自己的健康数据越来越好,我开心极了!”姚文静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今年以来,国家及相关部门接连出台多个文件,着重强调保障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如何打造优质“体育课”,让中小学生在运动中“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琼海市实验小学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智慧体育之路。
AI运动吧成为课间学生们运动的主阵地。记者苏桂除摄
踏入实验小学,学校主教学楼一楼右侧宽敞的走廊里,两块AI运动吧格外引人注目,已然成为学生们喜爱的“健康运动场”。这两块运动吧以巨大的绿色塑料胶制成,上面清晰地标着立定跳远的刻度。
学生们纵身一跃落地后,显示屏便会迅速显示出该生的班级、姓名及跳远成绩,引得孩子们纷纷争相体验,一遍又一遍地起跳挑战自我。
除了AI运动吧,智能手环也成了学生们的运动“小助手”。“智能手环不仅能记录我的运动量,还能监测睡眠和心率。”体能训练课上,四年级学生王振理佩戴着智能手环,兴奋地介绍道,“通过手环的数据,我清楚知道每天要达到多少运动量才能保持健康,也学会了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现在上课注意力更集中了,下课也更愿意去操场运动啦!”
学生们课间跳绳。记者苏桂除摄
“我们学校坚持每日开设一节特色体育课,同时通过体育大课间等多样化活动,确保学生在校综合运动时间达到2小时。”琼海市实验小学校长周弟介绍说:“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运动热情,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体育运动,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活力与朝气。”
琼海实验小学将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让学生们动起来。记者苏桂除摄
为实现对学生身体健康的精准管理,该校建立起基于大数据的身体健康评价体系。体育课上,学校免费发放智能手环,监测学生各类关键健康指标,并实时将数据传输至学校健康平台管理系统。系统会将数据转化为具体分值并进行排名,通过分值横向对比和排名的纵向变化,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详细的健康分析报告,真正做到学生健康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解决。
“我们开展体育教学,始终将提升学生体质放在首位。”琼海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许志坚表示,学校在智慧体育建设方面,从AI运动吧、智能手环、智慧健康平台等细节入手,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筑牢根基。学校还开展了“非专业教师体育课堂提质行动”授课培训,让非体育学科教师也能带领学生上好大课间体育课,将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实现全校大课间全员运动锻炼常态化。
“如今,我们致力于打造‘有对抗、能出汗’的体育课。全校依据课程标准,并基于‘学、练、赛、评’深入推进校园体育课程建设,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运动中。”许志坚自豪地说,随着学校体育活动日益丰富,校园里的欢声笑语更多了。学生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脚下有力,身体素质也更强了。琼海市实验小学的智慧体育实践,正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插上丰盈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