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把热带益生菌搬上老百姓餐桌 海南大学教授张家超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海南日报 邱江华 2024-06-27 09:45

  6月25日一早,拿到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证书,海南大学教授张家超立即从北京飞回了海南:“说实话,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拿到全国科技领域最高荣誉奖,我真的很激动,但眼下学院还有许多行政工作、教学科研任务等着我,一刻也不能耽搁。”

  今年38岁的张家超,是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热带多糖资源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副主任,他参与的《优良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制及应用》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张家超坐在电脑前指导团队成员进行仪器操作。受访者供图

  “获奖是一种认可,鼓励我们做科研要守得住初心、坐得住‘冷板凳’,同时也要选准科研方向,做有用的科研,国家需要什么、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谈起获奖感受,张家超说。

  2015年,博士毕业的张家超入职海南大学,开启了热带益生菌的研究之路。“随着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愈发关注食品营养健康,普遍意识到益生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张家超说,海南热带益生菌资源非常独特,也很宝贵。

  不过,彼时“热带益生菌”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比较冷门的词汇。有同行问起:“究竟什么是热带益生菌?”张家超甚至有些心虚,怕讲不明白,但这同时也提醒了他,要把热带益生菌研究领域做透,让所有人熟悉和认可。

  他了解到,海南一些地区百姓有制作发酵食品的习惯,比如发酵蔬菜、鱼茶、肉酸、虾酱、蟹酱等,这些发酵食品里保存着海南独特的微生物资源,从中可以筛选到具有良好益生功效的热带益生菌。为此,张家超常常开着一辆小车,跑到海南各市县的偏远村落,寻找传统的发酵制品。

  语言不通、山路崎岖、样品转运不畅、实验多次失败……这些年,张家超遇到的困难无数,但他说,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在科研领域扎得更深。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到组建起40余人的科研团队,张家超团队建成了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热带益生菌资源种业库,可以实现3个小时以内从全岛任何地方将样品转运回实验室。

  同时,近年来,张家超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SCI论文达70余篇,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申报的“益生菌与肠道菌群互作效应及机制”项目,还获得了2022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资助。

  “做有用的科研”,也是张家超始终坚持的原则。目前,其团队40%的力量在做基础研究,60%的力量则在进行产业体系的成果转化,积极将实验室技术转化成实际生产力,将益生菌制剂应用到农作物和医疗健康领域,让更多百姓获益。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