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新质生产力在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落地生花”
南海网 记者王子遥 2024-12-23 09:38

  ·重点园区成海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

  近年来,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在自贸港建设中发挥了有力支撑作用,更依托聚集产业集群,成为海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

  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自贸港重点园区在应对多重挑战中,实现了市场主体加速聚集、有效投资和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如今,园区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基本成型、“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蓬勃展开,自贸港重点园区发展成型成势。

  11月30日,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在文昌国际航天城点火起飞,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03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吸引包括中国种子集团、国投种业、九圣禾等2800余家种业企业落地,涉南繁种业经营主体收入总额突破100亿元;

  海口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不断扩大,被中国首家上市咨询企业赛迪顾问评为2024年中国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百强第59名;

由海口高新区药企生产的科塞拉。海口高新区供图

  叶轮直径约242米的MySE242(A)型号风机叶片在东方市临港产业园内的东方明阳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基地生产车间内下线,成为海南因地制宜发展海上风电产业,加快向海寻求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在营收、税收、固投方面年均增速分别达到64%、20%、24%,其中营收在2021年、2023年先后迈上1万亿元、2万亿元台阶;2024年前三季度,自贸港重点园区营收、税收、固投分别增长8.9%、6.7%、4.1%,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重点园区也有力支撑了自贸港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自贸港重点园区累计入驻企业11.78万家、同比增长13.5%,其中,“四上企业”2218家,比2023年底增加528家,在占全省范围内占比达到3成。

  “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产业强。”在不少企业家与产业人士看来,如今重点园区正按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路,立足政策与“三度一色”自然优势,对标“五个图强”,寻求最为合适自身的发展之路,吸引更多新质生产力企业纷至沓来,携手共享自贸港发展机遇。

  ·向“新”迈步向“质”前行

  新质生产力在自贸港重点园区“落地生花”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锚定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海南正依托重点园区,描绘宏伟蓝图。

  今年以来,海南各重点园区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和海南“三度一色”自然优势,聚焦“五个图强”,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传统产业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产业化落地为主线,因地制宜谋划新质生产力进驻发展,推动产业与技术在园区“落地生花”。

  累累硕果

  园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斐然”

  时过冬至,海南依旧风和日暄,自贸港重点园区内一片欣欣向荣的光景。

  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科研人员行走在新组配选育的玉米田中,观察着作物的生长性状;在海口国家高新区,海南倍特药业海口生产基地的智能仓库同样一片繁忙,一台台AGV机器人往来穿梭运送原料、药品,一排排已打包装箱的货物正等待发往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

  今年以来,随着海南依托自贸港制度和“三度一色”自然优势,着力聚焦“五个图强”,各自贸港重点园区也先后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传统产业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产业化落地为主线,积极“筑巢引凤”,吸引新质生产力落地生花。

海南农垦南繁育种基地。海垦集团供图

  以“五个图强”为例,先看“种”——全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超70%经过南繁培育,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集聚种业创新企业3100多家,去年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20亿元,同比增长50%;

  再观“海”——众多深海产学研“国家队”“主力军”进驻崖州湾科技城等园区,逾千家海洋产业类企业在海南集聚;

  问“天”——文昌国际航天城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首发,700多家航天类企业在文昌国际航天城落地,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形成;

  向“绿”——海南清洁能源岛加快建设,风电装备制造蓬勃兴起,目前全球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叶片在东方临港产业园成功下线,让海南能源结构愈发向“绿”深行;

  造“数”——海口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获批设立,众多国内游戏以及游戏产业链技术企业依托海南生态软件园与海口复兴城产业区实现“出海”,去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超1400亿元,互联网企业注册总数达到5.2万家……

  “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是园区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阵地的重要课题。”海口国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园区招商团队联合相关部门共计出访70余次,赴美国、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多地开展招商活动,积极招募新质生产力企业落地;截至11月30日,园区年内新增注册企业2501家,其中外资企业34家;截至11月18日,该园区签约投资类项目40个,计划投资额70亿元;新投产项目15个,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地,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也为海南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提质升级

  政策助力园区发展更具“底气”

  实际上,产业与技术在园区落地生花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引领与支持。

  以种业为例,海南先后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种业发展若干规定》《海南省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推动实践创新,并给予资金保障;

  在深海领域,《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建设海洋强省实施意见》《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一2025年)》《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等系列政策与园区规划的接续出台,同样为产业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契机与沃土。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已成为全国深海科研力量的集聚地。依托崖州湾科技城,我们将扶持深海高端装备制造、深海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现代服务等重点产业,培育发展深海技术服务市场,努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深海产业集群。”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基础研究与重大专项处相关负责人说道。

  市县方面同样为园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引领。今年9月,中国共产党三亚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提出依托崖州湾科技城等重点园区,创新培育现代种业产业、加快推进海洋强市建设等;在政策保障方面,今年7月,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则出台了《关于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通过26条具体举措保障自贸港新质生产力发展。

  从更高层面,自贸港的政策制度优势更是园区发展聚集新质生产力企业的底气与动力。

9月13日,海南平野新能源特种车辆研发制造基地加工增值产品下线仪式在海口举行。记者吴兴财摄

  今年9月,由海口国家高新区内海南平野新能源有限公司装配生产的首批托盘堆垛车正式下线,车身从瑞典进口到海南,再由工厂自主组装生产,搭载自主研发的动力系统,经过一系列装配、检测流程后适配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后,销往内地。该产品是海南平野新能源有限公司首批应用加工增值政策的新能源托盘堆垛车,实现海南新能源特种车辆制造业新的破题。

  “得益于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我们将力争带动整个海南地区新能源特种车辆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推广应用,占领更大国内市场份额。”海南平野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活力满满

  向着新质生产力的“样板间”迈步前行

  锚定方向,笃行不怠。如今,海南自贸港各重点园区正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路径,走细走深,处处活力满满。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今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了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先声药业旗下两款重磅创新产品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便包括在海口国家高新区药谷工业园实现地产化的科赛拉®(注射用盐酸曲拉西利),这也是“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的首次成功实践。

海口国家高新区。海口高新区供图

  近年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积极联动海口相关园区,持续推动“乐城研用+海口生产”联动模式向纵深发展,形成“前端科研+中端开发+后端应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资源高效联动,实现重大新药创制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截至目前,海口已有13个药械产品通过乐城先行区真实世界数据辅助临床评价获得上市批准。

  将目光移至文昌,11月30日晚,在位于文昌国际航天城内的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点火起飞,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03星送入预定轨道,引得国内外航天领域人士乃至社会各界竞相关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范产业,该园区正全力助力我国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开足马力,驶向“快车道”。

  2024年11月30日22时48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记者李昊摄

  如今,园区积极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也吸引了更广泛的国内外订单纷至沓来。在临高金牌港开发区,已有超过10家装配式企业、游艇企业出海,装配式部品部件、游艇配件出口至新加坡、柬埔寨、沙特阿拉伯等国家,金牌港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还带领园区企业相继组建了中阿合作群、中柬合作群、中马合作群等海外产品销售拓展群,在打开国际市场上持续发力。在新型建筑方面,该园区还成立了金牌港新质生产力新型建筑产业合作组织,通过工业互联网数字技术,为建筑产业上下游提供在线协同的共享平台,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增强了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临高金牌港开发区。记者郑光平摄

  “今年以来,全省自贸港重点园区在应对多重挑战中,实现了市场主体加速聚集、有效投资和对外开放水平迈上新台阶,目前,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基本成型,‘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蓬勃展开,自贸港重点园区发展成型成势。”海南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前三季度,自贸港重点园区营收、税收、固投分别增长8.9%、6.7%、4.1%,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用不到全省1%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2成的GDP,为全省社会经济增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了强劲活力。“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优化园区布局,加强项目谋划,完善招商机制,强化企业培育,以将重点园区打造成为我省新质生产力的‘样板间’为目标,推动重点园区持续高质量发展。”

  ·我的园区故事

  海垦科学院鲜食玉米研发技术员施琦:依托南繁深耕玉米种业

  苗期管理、观察性状、数据记录……在位于三亚崖州区的海南农垦南繁育种基地的组合玉米试验田里回来穿梭,完成着试验品种的种植与科研作业,是我在冬季的三亚每天的生活。

海垦南繁集团培育的新品种玉米。记者王子遥摄

  玉米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都要求较高的温度,尤其是关键的抽穗开花期,最适宜的温度在25~26度左右。而每到冬季,全国范围内只有海南拥有能满足其生长的自然条件。这是南繁基地的优势,更是海南的机遇。

  每天一早,我会在7点半左右准时到达田里,观察记录田内各个玉米品种的性状变化。从穗长到籽粒深度,从粒色到口感,在其负责管理的45亩田地种,每个新实验培育的组合品种的生长数据都需要详细地收集整理和筛选,以期能够“优中选优”,在数千个玉米材料组合中选择出最为当之无愧、适宜市场推广选育的“尖子生”。

  事实上,在今年12月刚刚结束的2024年海南冬交会上,由广东省农科院选育,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推广转化的鲜食玉米“尖子生”——海垦玉520,便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收获了诸多合作意向与好评,也让我与同事们倍感欣喜与满足。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种业振兴是关键一环。在我看来,“天时、地利、人和”,是越来越多创新品种从“南繁硅谷”走出,在海南实现种业振兴的重要原因。其中,“天时”指的是海南冬季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地利”是指海垦集团丰厚的土地资源,“人和”则是指每年冬季,全中国大半的种业人才与专家都会来到海南进行育种,这样的聚集也是我们互相交流学习,促进自我乃至行业发展成长的良机。这段时间,随着种业“候鸟人才”纷至沓来,如今南繁基地已变得愈发热闹。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记者汪承贤摄

  此外,政策的出台也助推了产业的发展。今年9月,三亚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提出依托崖州湾科技城等重点园区,加快将三亚打造种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发展壮大种业产业集群,打造种业开放合作高地。这样的政策条件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持续助力海南“向种图强”。

  作为一名玉米品种的科研人员,我希望继续依托着海南南繁的土地,培育更多创新的优质鲜食玉米品种,助力国家种业的发展与进步。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