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琼海乐城 烟雨繁华七百年
海南日报 2024-03-01 09:32

  编者按:琼海市有一座古城遗址,位于万泉河下游的一座小岛之上,由于它曾是海南岛上原乐会县(今属琼海市)的县城,因此被称为“乐城”。它历经元明清三代和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是闻名琼崖的历史名城,数百年来栉风沐雨,兴衰更替,让后人唏嘘不已;如今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续写梦想与辉煌,又被人们寄予厚望。

  藏在岁月深处的琼海市乐城岛,一半装着丹青诗意,一半演绎烟雨繁华。

  21世纪初,“博鳌热”带来了强烈的开发效应。距博鳌仅几公里的乐城,随即进入从事旅游开发的富商巨贾、专家学者的视野。于是,纷纷登岛对旅游资源作深入的考察和挖掘。

  当他们走完一圈,惊诧地发现这个小岛竟深藏着许多动人的往事,淀积着许多久远而厚重的人文历史。他们走过阴阳山下明代砖石铺就的古道,在村委会的老屋前看见一座雕有莲花图案的古县衙柱础,被村民当作拴牛的石墩;在西门一条便道上,一块已被轧断的石板是清代门匾——“阜成”——两个遒劲大字赫然可见;在一处墙根下,还有一块斜放着凿有“温泉书院”的石牌匾。至于石狮、石鼓、石碑、石凳等,在寻常巷陌中随处可见。倘若某人不经意间坐到一个石凳上,仿佛瞬间可“穿越”到明代去。而这些,只是地面上看得见的古城遗物,说不准还有多少埋藏在地底下呢。城隍庙会、正月十五赛灯展、赛肥鸡,这些从元明清留传下来的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也令人心往神驰。

俯瞰乐城岛。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千年乐会“莲花县”

  读取一座城的记忆,要从历史开始。

  《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乐会设县的记载,清代康熙《乐会县志》(康熙八年本)逐步细化:“县治去府城东南三百五十里。唐显庆五年(660年),立于今之会同县泗村都黎黑村。”

  唐代乐会县治所在的泗村都黎黑村,在今琼海市烟塘墟。“乐会”取自《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即以礼乐聚会诸方之意,故有“乐会”之名。可见当时朝廷对这个新成立的县寄予厚望,以礼乐聚会诸方成为了一代代为政者的执念。

  果然,乐会官民不负所望,在泗村都设治627年,经济社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宣统《乐会县志》记载:“元至元二十四年,迁县于太平乡之调懒村。二十八年,析置会同县,又迁治于万全河之北。大德四年(1300年)寇扰,又迁治于河南之洲上。”也就是说,到了元代,随着中央政权在海南岛东部由沿海向内陆扩展,乐会县治从泗村都相继迁到了调懒村(今琼海潭门新朝村)、博鳌旧县村和乐城岛。

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的《乐会县志》。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在此期间的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在乐会县北境(连同县治)设立了会同县(县治在今琼海博鳌旧县村,1914年改为琼东县),把乐会北部划给了新设的会同县,而将中南部山区留给了乐会县,乐会担负起中央治权推广和民族融合的重任。

  此后,乐城岛历经朝代演变,隶属随争端更迭,先是因陋就简,后筑墙成城,继而聚集成市,最后由于陆路交通兴起水路荒废而归于落寞。

  诚如方志记载,1300年将县治迁到乐城岛上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社会治安不容乐观。乐城岛四面环水,天之屏障,在乐城岛上设立县治,首先有利于防御贼寇侵扰;其次是便于交通,因为在古代,水路是重要的交通通道,舟楫是主要交通工具,乐城岛地处万泉河水路中枢,乘船顺流东下可达博鳌港,直至出洋出海,逆流西上,可达嘉积、龙江、石壁,直至海南岛中部山区,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再者,万泉河下游土地肥沃,盛产鱼虾和稻米,物资保障条件相对较好。

  实践证明,这次迁治为乐会县之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此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历史。

  迁治乐城岛后,乐会县又多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流(留)花县”,传说是“莲花县”的谐音。因乐城岛上游和下游各有一座形神兼备的莲花墩,人们便将“乐会县”称为“莲花县”。岛下游的石莲花墩则是古乐会县的八大景观之一。明乐会教谕广府举人陈遇清曾以《石莲花墩》为题,赋诗一首,诗曰:“曾闻渡海有神仙,谪下琼华出水妍。墩上几时生紫竹,川中片石现青莲。淤真不染凭波洗,花可长开对月圆。偶值溪云舒玉叶,我来乘此坐如船。”

曾经的乐城石砖古道。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筑城营造“安乐地”

  城墙是防御设施,也是躲避风雨的港湾。在大刀长矛的冷兵器时代,一座城筑起了一道厚重的墙壁,的确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防御手段。对于乐城岛的居民来说,城墙不仅是一面防御之墙、抗洪之墙,更是人们心中一道永远的钢铁长城,是一种家园的象征。

  乐城建治草创之初,设施简陋,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县王思恭才创建堂宇、门廨、吏舍、仓库,规模始具。但在之后的270多年间衙署尚无财力建起城墙。虽说乐城岛四面环水,仍然防止不了贼寇侵袭。

乐城岛的古代石狮遗存。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乐城岛上存留的“岁进士”(即岁贡)牌匾。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明隆庆六年(1572年),海寇李梦焚毁县栅庐舍”(宣统《乐会县志》)。副使陈复升建议筑城御寇,知县张纲,准发银九百余两,起丁一万二千,运石筑城。城围三百七十二丈,开南北二门。之后,在万历五年、万历三十八年、崇祯十三年、顺治十年,知县彭大化、王怀仁、陈蕃、刘叔鳌等,又相继环城挖濠,筑完雉堞,增修城墙,改建城门,使全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康熙五十五年,知县谢鉷,增建子城及门楼。雍正元年,知县赵光绪重修城墙。

  自建起城墙挖了濠池之后,乐城对抵御贼寇来犯的能力大大增强。“清顺治三年九月,万州生黎数百人劫掠到县前南门河(城下),兵拒退走。次年二月,又有文昌寇周京数百人围城。知县邵俊明,潜奔万州,请兵平讨之(宣统《乐会县志》)”。

  乐城的集市,形成于元末,称作县门市。明隆庆年间废弃县门市,在城南门外开设朝阳市。万历年间又废弃朝阳市,复设县门市,并增设南门市和北门市。清代废三市,复设朝阳市。

  朝阳市东西走向,一纵二横,纵向长400余米,从东往西是东门街、客行街、鱼行街。横向为两条小街,新街和米行街。民国时期,店铺已扩展至250余间。其货物门类品种齐全,应有尽有。

  乐城岛有5个渡口,是人和物进出乐城的门户。上东坡渡口码头水深6米,可泊百数十吨大帆船,船只可由此下博鳌港出海,直航湛江、江门、廉江、北海、厦门、南洋等地,是个重要的通商口岸。古时这里已设有海关,检验来往货物及办税等事务。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让乐会的执政者时刻不敢忘记当初朝廷命名为“乐会”的本意。

  “明万历四十一年,知县刘叔鳌与诸生捐资创建书院于文庙之东,榜曰:‘安乐会馆’。公暇之余,聚诸生讲学其中。”于是,学子励志读书者众,不少人考取功名,先后中举者30余人。清同治己巳年,乐城城脚村的林魁抡考中岁贡后赴任训导之职。乐城,成为了乐会县的文化发祥地。

  从明至清,到乐会县执政的知县先后有135位,其中明代52位,清代83位。在历任知县的苦心治理下,乐会县的经济社会日渐发展,民族关系逐渐融洽。

  “况乐自沐浴清化以来,太和翔洽,蒸然丕变,虽僻处弹丸,而型方训俗亦依然。士食旧德,农服先畴之遗尔。县居山海之间,民淳俗朴。”进入清代后,由于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团结、边疆开发的政策,同时重视和加强文化教育,社会逐渐走向安定,人口快速增长。

  封建王朝以礼乐聚会诸方的政治目的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乐城有力地发挥起了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的作用,成为了海南岛东部重要的城镇。

  岁月不居“先行者”

  水运兴则乐城兴,水运衰则乐城衰。

  20世纪20年代,海口至三亚榆林东线(即后来简称的海榆东线)公路建成通车,水路运输业逐渐萎缩,乐城原有的优势成为了劣势。1952年,乐会县委、县政府迁至中原镇。乐城结束了652年的建治历史,城里的商贸业渐渐凋零,人口也多数外迁。

  1959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琼东、乐会、万宁三个县,将原三县的行政区域合并设立琼海县,给乐会县1299年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就这样,这座地处万泉河中央的岛城,屡经劫难,世事沧桑,任由风雨的剥蚀和洪水冲击,一度归于平静。

  一座城,要经数百上千年的嬗变,才会拥有当下的厚重,今天的乐城亦然。它经过一路跌宕起伏,在兴盛与衰败、寂寞与繁华的轮回嬗变中,迎来一场华丽的再生……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博鳌开发的带动下,历史又把崛起的机遇赋予乐城,让乐城担起改革开放的重任。

  2013年2月2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成为我国第一家以国际医疗旅游服务、低碳生态社区和国际组织聚集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开发区。同时,国务院赋予乐城先行区九条优惠政策,成为全国唯一的“医疗特区”。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小城又日夜兼程,续写不断成长的故事。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