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一湾湛蓝泽一城 东方感城港湾入选省级美丽海湾
海南日报 张文君 2024-01-26 10:45

  感城港湾,位于东方市海岸线中南部,其岸线绵长,20.52公里的壮观景象让人流连忘返。陆域面积达34.95平方公里,涵括感城镇区。感恩角像一头巨大的鲸鱼舞动长鳍,将感城港湾划分为南部的青草湾和北部的感恩渔港,形成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

  近日,2023年度海南省美丽海湾名单揭晓,感城港湾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功入选。那么,感城港湾究竟有何种吸引力呢?让我们共同探寻这片美丽海湾的奥秘。

俯瞰感城港湾。通讯员 赵茜 摄

  滨海生态景观优美

  时常有白海豚出没

  蓝天通透白鸥近,碧水无穷雪浪深。

  漫步在感城镇扶室社区海边沙滩上,海风清爽,脚下柔软的细沙,被海浪冲刷着,洁白无瑕;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轻柔的涛声,像是大海低吟,让人心旷神怡。海鸟在海岸线上空翱翔,共同演绎着大自然的和谐之歌。

  每到夏日或是傍晚时分,附近的居民和游客会来这里尽情玩耍,享受海水的清凉、海滨的浪漫与惬意。“每年3、4月,时常发现有白海豚出没。”扶室社区党支部书记吴赞玲说,扶室社区位于感恩河入海口南侧,西临大海,北靠感恩渔港,是感城镇唯一的渔民社区,“感城港湾海水盐度适中,海水水质优良稳定,海湾海洋生物种类丰富,丰富的鱼类资源吸引了许多海钓爱好者前来海湾夜钓。”

  感恩河是感城港湾入海河流,古称雨龙江。雨龙江渔钓处,位于感恩河入海口,东接感恩河,西连大海,南临扶室渔村,是感恩八景之一的风景胜地。《感恩县志》《琼州府志》皆有记载:“此地城墙森严,河海交汇,海浩河淼,山明水秀,海上千船竞发,万帆翩飞,岸上礁石丛生,绿树群长。古往今来,此地垂钓者众,观光者多。”清代感城第一位岁贡麦穗有诗云:“独钓一竿月,长随万顷川。……谁识龙江趣,鲜鱼味更鲜。”

游客在感城港湾海钓。通讯员 赵茜 摄

  感恩河入海处便是感恩渔港,古称县门港。县门港是西汉置九龙县(即今感城镇)后建立的港口,由于紧挨县城门口,故得名。九龙县成立后,密切了与大陆的联系,海上交通运输逐渐频繁,县门港成了商品物资贸易的集散地。到了隋代,在九龙县的旧址设立感恩县以后,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县门港的繁荣。据史料记载,自隋至清末1300余年中,县门港一直是商船云集之处,“帆樯之聚,森如竹立”,感恩县出产的大批土特产品通过此港运往大陆及岛内各地。

  岛西一颗璀璨明珠

  古时文人墨客打卡地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并岭南,在海南岛上设置儋耳郡和珠崖郡,在感恩河出海口的九龙山设九龙县。隋朝在汉九龙县的故地上置感恩县,北宋大观年间在俄贤岭下中方村设镇州。

  唐宋时期的宰相韩瑗、崔元琮、卢多逊、丁谓、赵鼎及胡铨等名臣者南贬崖州,东方便成海南琼崖古西道的必经之地。从北黎港下船后经大南村(今十所村),过小南村(今新龙镇下通天村)至县门驿(今感城扶室村东)百余里路,有太多的文人墨客与谪臣贬官吟诗作对,抒情咏志的人文轶事,曾回响在东方乡间田野。明清时期,由县吏及乡贤吟诵出来的“感恩八景”,更成为岛西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天马插云”“大雅返照”“龙江渔钓”“碧沙回流”“东臬玩月”“西楼听潮”“南郭春畴”“疍村烟雨”等人文名胜,被渲染成为岛西一块人文祥瑞的风水宝地。

  原归感恩县管辖今佛罗丹村人,清代廪生石清一首诗《九龙八景合赋一章》,如何将东方的这块人文名胜浓缩成为古时文人墨客的打卡地。诗曰:大雅巍峨迥不群,碧沙如带影如鳞。数峰奔逐来天马,一望云烟绕疍民。东出城闉寒月皎,西登阁楼海潮新。龙江渔父才歌罢,又听南郊庆早春。

  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感城地区的发展和变迁,也成为了吸引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的重要资源。

感城镇居民出海归来。通讯员 赵茜 摄

  千年古镇焕发新活力

  铺就村民增收快车道

  时光悠悠,岁月起风华;大地苍苍,平原织锦绣。

  感城港湾背靠感城镇区,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感城镇有近2000年的县治历史,经历了多个朝代,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西汉时期,感城设立九龙县,县治设在九龙山下(今入学村处)。

  据传,陈末隋初,感恩县大旱,老百姓在雨龙江拦坝蓄水用于灌溉,但苦于水低田高无法灌溉,后来,从中原来了一个叫老俣公的人带来了风车灌溉技术,解决了灌溉难的问题,当地老百姓为了感谢他赠送了一块名为“感恩戴德”的牌匾,从雨龙江引出来的水称为“感恩水”。后以“感恩水”建县,改名为“感恩县”。

  乡土恩是古代感恩县人民敬畏自然、感恩故土精神的内核,是感恩文化的起源。

  早在唐宋时期,官府就在感城办学,设立私塾、家塾、族塾。明成化九年(1473年),感恩县在中和乡(感城)、南丰乡、北富乡各设一所乡学。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知县姜焯设立义学一所于圣宫,请廪生曾相鼎执教。

  在北宋时期,感城曾有符确和赵荆考取进士、明清两朝考上举人13人。

  由于感城的历史文化悠久,加上区位优势明显(临海、临港、临河),又是鱼米之乡,全国各地群众陆续不断迁入,历史上曾出现感城、宝上这样超万人的特大村庄,光感城村就有70多个姓氏,这也说明感城人十分包容。

  近年来,感城镇依托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优势和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推动农民持续增收铺就了“快车道”。

  2023年12月,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全线通车。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东方段)距离感城港湾200米左右,途经感城镇,将给感城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链接

  玩转感城

  感城镇,这座千年古城,传承汉韵古风,拂拭历史烟尘,古老的九龙山横亘城北,青翠的大雅山逶迤东向,城南田野瓜果香,城西碧海连天远。

  那么,如何玩转感城镇?

  逛哪?

  感恩学宫

  感恩学宫位于东方市感城镇感城村东南侧的感城粮所内,其前后为街道,左为民居,右为感恩县衙,是古代感恩的最高学府,原叫“儒学”,后与孔子庙合在一起,故称“学宫”,俗称“圣庙”或“文庙”。感恩学宫,是感恩文化的发源地,它始建于宋代,历经多次迁址,是明万历25年知县朱景和将县治由生旺大雅坡迁回中和乡,即现在的感城镇原城址后重修的。如今,感恩学宫已是海南省和东方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感恩学宫。感城镇政府供图

  大雅坡明万历县治城址

  大雅坡明万历县治城址位于感城镇生旺村大雅坡上,依山傍水。明万历十年(1582年),因旧县治濒海而常被海水侵蚀淹没,感恩县治从中和乡(今感城村)东迁大雅坡(今生旺村),故感恩县当时也称大雅县。大雅坡明万历县治城址呈方形,内土外石,城辟东、南、西三个城门和北部一个小门,城门由三合土砖砌而成。遗址保存一段20米长的石砌城墙,出土衙署宫殿的墙基,明代的砖和瓦当以及陶瓷器。

  吃啥?

  感恩酥饼

  感恩酥饼的前身是感恩米糕,当地俗称为“米盘”。米糕呈圆状,直径约8厘米,边缘厚度约1厘米;米糕的底部圆平;边缘至中间点微微逐高,约1.5厘米;米糕中间置有甜味馅。

  感恩扁豆酱

  扁豆酱既是酱又是菜。在感恩大地上传承制作扁豆酱手艺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感恩大地这一带的农人爱吃扁豆酱,大概与地理气候条件有关系。这个地方雨水偏少,土地干旱,适种耐旱农作物。扁豆就是耐旱作物的一种。舀几勺子扁豆酱放到大碗里,加入几粒蒜头,或姜片,烧火煮开或蒸透后,便成了送饭的一道菜。

感恩扁豆酱。资料图

  感恩八景

  大雅返照

  天马插云

  龙江渔钓

  疍村烟雨

  碧沙回流

  南郭春畴

  东皋玩月

  西楼听潮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