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了三亚市海棠区的历史,知道了“海棠”之名的出处,就算认识海棠区了吗?我想还不够,一个地方,光知道它的样子,或只了解它的过去,我们看到的还是片面的样子。
如果看不到人的身影,看不到生活的姿态,看不到千百年间形成的文化基底,这些河流、山岭、村庄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人赋予了一切外在意义,海棠区仲田岭上燃起过革命烽火,它自然与别的山岭不一样,后海村曾是以船为家的疍家人的栖息地,它自然也有独特的气质。
现在,我们从文化的视角,走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看看他们的衣食住行、市井烟火,寻找一个更深层次的“海棠”。
海棠区疍家渔民泛舟捕鱼。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文化基因
尽管上千年前,藤桥地区就因是交通要冲,成为繁华的墟市,但不可否认,古时海棠区的大部分地方,是人烟稀少、荒草广布的沙坡。
1887年,学者胡适的父亲胡传游历海南,他在《游历琼州黎峒行程日记》中描写了在海棠湾见到的场景:“沙坡一片,甚宽而平,遍生浅草,稀有树木,无开垦者。”那时尚为农耕社会,这里的沙地不太适宜种水稻,因而汇聚不了太多人口。
生存环境越差,有识之士越明白教育和文化的重要性。清光绪《崖州志》记载,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崖州知州唐镜沅裁决没收了藤桥龙楼村一李姓富户的宅子,并变卖富户的田产,加上自己和当地士民的捐资,将这座宅子改建成书院,招收藤桥地区的生童、乡绅子弟等。
因书院在龙楼山下,取名“龙山书院”,它是崖州三大书院之一。也有一种说法,早在唐朝藤桥便有书院,但尚未发现确凿的证据,有待进一步考证。可以明确的是,近代海棠区青少年的启蒙、启智,大多从龙山书院开始。
龙山书院开办后不久,另一处文化的星星之火,投在了海上的蜈支洲岛。那时,它叫“古崎洲”或“牛崎洲”。
1898年,一位名叫吴华存的游方道人登上了古崎洲,他带着徒弟在岛上住下,还创设了一间谈论玄学的草堂。第二年,浙江海宁人钟元棣调任崖州知州。
钟元棣到任的第二年,也就是1900年的春天,他开始将岛上的草堂改为庙宇。庙宇匾额上的题名为“海上涵三观”。让人称奇的是,这座庙宇中除了供奉如来、观音像,还供奉着“仓颉字祖”像。
仓颉造字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传说,据说,仓颉依照万物之形象首创文字,革除结绳记事之陋,奠定了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对仓颉的崇拜和祭祀,正是重视文化的表现。
钟元棣在海南只待了一年多时间,却主持编修了《崖州志》,为崖州“新八景”赋过诗,设仓颉庙,这几件都是传承文脉的功德事。他在海棠湾畔设仓颉庙,为这里文化的发展点燃了信念之火。
生活仪式
读书写字是文化,市井街头、人间烟火又何尝不是文化?
2024年春节期间,距离藤桥村不远的升昌村热闹得很,农家种植的果蔬瓜菜、养殖的家禽家畜,小箩筐挑着山里采的南药、海里打的渔获,还有甜的、咸的、辣的各色美食,让五湖四海的游客在这里瞧花了眼。这是升昌村年货大集活动现场。
据介绍,升昌大集已传承百年、远近闻名。每月新历尾数逢“1”和“6”日(31日除外),都是升昌大集的赶集日。
藤桥附近自古便是赶集的好去处。90多年前,湖南籍中学教师田曙岚在《海南岛旅行记》中写道:“所有崖县东部、陵水西部及保停营一带黎峒之出、入口货物,均集散于此(藤桥市)。出口货以木料、椰子、谷米、鱼类、牛皮、木耳等为大宗……”
赶集,是生活化的一种仪式,有集可赶,老百姓的生活就有了期待,它早已成为当地居民共同的乡愁记忆。
同样是生活仪式的还有海边声声传唱的咸水歌。有人说,咸水歌,就是水上人家的《诗经》。
从藤桥市场向东,穿过环岛高速公路和环岛旅游公路下方,就来到了营头村,藤桥东河和西河在这里汇合,然后流向大海,所以这里也叫“合口港”。当地老人更习惯称这里为“疍家屯”或“疍家棚”。
“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江海者,蜑也。”宋人周去非如是定义疍家。营头村的村民,在上百年间经历了由海向岸、由船到楼的变迁。
100多年前,主要有四姓居民以合口港为泊居地,从疍家船、疍家棚,到20世纪70年代上岸居住,再由茅草房、水泥平顶房到现在四五层的楼房,跳跃式的变迁在几代人之间完成。
浮生江海离营头村的村民已经很远,但在高兴闲暇时,他们还会唱起悠扬的咸水歌,这是一种曾经伴随摇橹的节奏,触景生情脱口而出的歌谣,如今也是对新生活的歌唱。
除了营头村,近年来在网上爆火的后海村,也是疍家渔村。后海村的村民曾世代浮江泛海,逐水而居,特殊的生产、生活环境,孕育出独具特色的疍家民俗文化,如水上婚礼、妈祖信俗等。
“活力”非遗
在海棠区北山村,有一个黎锦手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年来,合作社的负责人吉菊莲不仅带着村里的妇女们做产品,也传授织锦技艺。
海棠区北山村村民织锦。海棠区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供图
作为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吉菊莲对5年前的一天记忆深刻——2019年9月8日,她代表三亚市海棠区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将一件获奖的黎锦作品赠送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曲星。
织锦技艺一头系着文化传承,一头连着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所以,在坚持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吉菊莲也在努力探索传统与创新融合之道,把“海棠锦”的名气做大。“我们探索将非遗传统技艺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努力开发更多有创意的产品。”吉菊莲说。
黎族制陶技艺是海南黎族同胞传承千年的传统技艺,被称为民间历史文化的“活化石”。2023年,“来自海南的一块泥”系列文创产品,代表海棠区本土文创企业前往四川参加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让海棠非遗在更大的平台焕发光彩。
“来自海南的一块泥”系列文创产品是用黎陶、黎银和见血封喉树皮制成的饰品,蕴含着丰富的黎族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让观众感受到了黎族文化艺术的魅力。
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让非遗焕发蓬勃生机,是海棠区委、区政府多年来努力的方向。对此,海南椰雕匠人、三亚市海棠区文化艺术产业协会会长余贤栋深有体会。
三亚市海棠区文化艺术产业协会会长余贤栋制作椰雕工艺品。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武威 摄
海南椰雕是以椰壳、椰木和椰棕为原料的一种传统雕刻艺术,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小在海棠区长大的余贤栋,曾外出学习椰雕技艺,后来回到家乡,将家乡风物、民俗融入创作之中,开发椰雕玩具套装系列产品,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近年来,余贤栋所在协会承办2017海棠湾迎新春艺术作品展、2018海棠湾中秋庙会、2019海棠湾庙会、2021年三亚“烟火海棠”老味道美食文化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推动海棠区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可谓是“活”了非遗、“火”了文旅。
原标题:留形留魂留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