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制糖纪(1/24)
来源:
天涯社区 > 天涯摄影 作者:阿海南 时间:2022-12-19 14:21
据史料记载,琼岛在唐代已有制糖业,宋代已成规模。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红糖条誉满全岛,远销广州、上海,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地,一直是海南主要出口的土特产之一。蔗糖作为琼北特产,以万铺(今遵谭镇)传统手工制糖最为出名,俗称海南土糖。据《广东通志》、《正德琼台志》载:传统制糖业在遵谭镇有600多年历史。传统土法制糖于2009年入选第三批省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奇珍是遵谭十三队土方红糖糖厂的第五代传人,他的糖厂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辉煌时期糖厂的土糖曾远销海外。传统的土法制糖,无论从源材料还是熬制方法,都始终围绕着“土”,即原始。2010年,吴奇珍的土糖作坊被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为传统土糖制作工艺传习所,是海口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

据史料记载,琼岛在唐代已有制糖业,宋代已成规模。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红糖条誉满全岛,远销广州、上海,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地,一直是海南主要出口的土特产之一。蔗糖作为琼北特产,以万铺(今遵谭镇)传统手工制糖最为出名,俗称海南土糖。据《广东通志》、《正德琼台志》载:传统制糖业在遵谭镇有600多年历史。传统土法制糖于2009年入选第三批省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奇珍是遵谭十三队土方红糖糖厂的第五代传人,他的糖厂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辉煌时期糖厂的土糖曾远销海外。传统的土法制糖,无论从源材料还是熬制方法,都始终围绕着“土”,即原始。2010年,吴奇珍的土糖作坊被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为传统土糖制作工艺传习所,是海口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