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25日是国际爱肤日,皮肤是人体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皮肤病主要是指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皮肤病具有发病范围广、疾病种类多、治疗时间长、易复发等特征。据估计,中国人皮肤疾病患病率高达40%-70%,每年约1.5亿人患有皮肤病,且患者数量在逐年上升。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免疫性衰老,皮肤的生理结构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皮肤自然老化,以及合并慢性病等系统性疾病等原因,皮肤疾病的发生率也愈来愈高。中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病有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症、湿疹等。其中,带状疱疹是一个往往被很多人轻视的感染性皮肤疾病。
带状疱疹也被称为“缠腰龙”,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即使身体健康,中老年人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仍会陡然增加。在中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对于如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病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海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蒙秉新
海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蒙秉新指出,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离我们很近,高达90%以上的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并且发病率正在逐年提高。因为带状疱疹会影响到神经或损害神经,所以除了皮肤损伤外,带状疱疹还会引发剧烈的疼痛,如灼烧、电击、刀刺般甚至更甚于分娩阵痛,能够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并且,活动期带状疱疹患者会将病毒传染给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或者没出过水痘的人,感染之后会得水痘。如家中有老人得带状疱疹,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家中的孩子,这样孩子会患上水痘。而儿童期患过水痘的患者,将来患带状疱疹的几率将达到30%以上。所以预防带状疱疹,提升免疫力非常重要,要注意锻炼身体,尽量不要感冒,不要熬夜,少喝酒。对于中老年人,建议尽早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尽早预防。此外,为了预防带状疱疹造成的后遗神经疼痛,患者要尽早地、积极地进行治疗。
带状疱疹早期征兆包括皮疹出现前部位的灼烧痛、刺痛或瘙痒,通常在面部或身体的一侧,疼痛可为轻到重度。约数天至数周后,患者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发生在身体一侧,患处会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成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而迅速变为水疱,疱壁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排列,可发生于面部、颈、胸、腹部及四肢。因疱疹多发生在腰部,民间俗称“缠腰龙”、“蛇盘疮”等。
患带状疱疹,往往“祸不单行”,可能会导致严重且持久的并发症。如最常见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此外还可能出现眼部严重并发症,引起失明。也可以导致一些罕见的并发症,如肺炎、听力障碍、脑炎、甚至是死亡。
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主任黄敏
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主任、海口市皮肤性病和精神病防治所副所长黄敏谈到,目前大众对带状疱疹存在一定误区,很多人都听到过一种说法,被“缠腰龙”缠一圈就没命了,其实带状疱疹往往仅累及身体一侧的神经,因此大多不超过身体中线,通常不会“缠一圈”。而且带状疱疹有复发的可能,我们接触的患者中甚至有得过三次的,也是在了解有带状疱疹疫苗后选择第一时间进行接种。
海口市民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中老年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不仅可以预防疾病,维护自身健康,还能避免因患病带来的经济压力及心理影响。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切实促进大众对疾病预防及成人疫苗的认知和重视度,进一步提升中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此外,专家建议中老年人还应提高自身免疫力,清淡饮食、适度锻炼,并规范治疗、良好控制已有的基础性疾病。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