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1年12月为一患者成功实施“左肺下叶袖式切除+舌段支气管成型术”后,近日,海南“好医生”、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简称:海医二院)胸外科学科带头人、二病区主任孙伟团队再次为一例“右主支气管肿瘤合并右肺上叶肿瘤”的复杂病患,成功实施了“右肺上叶袖式切除+隆突重建+上腔静脉侧壁成型+下肺静脉松解”术,填补海南省胸外科技术领域的空白。
患者张大哥因为咳嗽咳痰半个月了,偶尔还有痰中带血、气急。一辈子不抽烟的张大哥,去了一趟医院,怎么也没想到,平素健康的他,在气管内、右肺出现了两个病变。听孩子说海医二院胸外科在肺部肿瘤手术方面,很有声望,在孩子的陪伴下,张大哥来到海医二院找到了卜晓鹏医生。
通过术前反复研读,孙伟主任团队和麻醉科徐志新主任、郑育秀医师,ICU周森主任,制定了腔静脉阻断及胸内转流、术中二次插管、高频通气、脑功能维护、术后ICU支持的各项预案,无论是腔静脉修补、侧壁成型,无论是隆突成型还是隆突重建,都有了坚强的学科的保障。得益于术前的精准判断,无影灯下,孙伟主任、李富副主任医师、卜晓鹏大夫胸有成竹的完成每一步手术操作,复杂解剖变得游刃有余,心包内游离肺动脉干、腔静脉根部和奇静脉交汇处,腔静脉预阻断后切割缝合器完成腔静脉侧壁成型,大家刚松了一口气;下一个难题出现在大家眼前:隆突重建是否可以完成?还是需要隆突下移亦或是右全肺切除?术中气管镜确定右主支气管及气管下段边界,离断隆突,保留右肺上叶支气管侧壁,移除隆突右侧壁、右肺上叶后,视野豁然开朗;松解右下肺静脉,利用右肺上叶侧壁完成隆突重建,水到渠成;巧妙的手术设计,不但减少了吻合口的张力,而且保证了吻合口的大小。麻醉科郑育秀医师时刻准备的高频通气插管,一直捏在手中,随时为手术保驾护航;吴小芳护士长、云雪玉、庞丽敏等业务骨干,也一直站台助威。在ICU、呼吸科的支持和协作下,反复吸除患者气管、肺內的痰液,为病患的顺利康复提供了保障。
孙伟介绍,此例手术在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受侵的支气管及隆突、上腔静脉侧壁、周围淋巴组织的同时,巧妙利用自体组织、扩大吻合口直径、减少支气管吻合口张力,顺利完成了“右肺上叶袖式切除+隆突重建+上腔静脉侧壁成型+下肺静脉松解”术,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健康的右肺中下叶肺组织,为患者顺利康复、肺功能保护、术后生活质量提供了足够的功能保障。
图中A.B显示右主支气管肿瘤,累及上腔静脉,奇静脉;C.右肺上叶结节
图为气管镜图片A.显示右主支气管肿瘤,堵塞管腔,距离隆突5mm;B.术后第一天;C.术后10天
图为右肺上叶袖式切除、右上叶侧壁隆突重建术示意图
图为上腔静脉侧壁成型示意图
孙伟说,肺癌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肿瘤死亡原因的20%。肺癌起病隐匿,当出现症状时,大多数病患已属晚期病变,丧失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导致进展期肺癌的生存不佳,仅约20%左右。随着对肺癌研究的深入,目前肺癌早诊早治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薄层螺旋CT的普及,发现了很多以磨玻璃结节(GGO)为表现的早期肺癌;但仍然有一部分病患,因忽视健康的生活习惯及健康体检,导致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才来就医,此时这部分病患多为临床上的局部晚期肺癌。针对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以MDT为代表的模式,使更多的肺癌病患获得了长期生存,这些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等。对于局部晚期肺癌的手术方式主要有肺叶切除、袖式切除(隆突成型或重建)、全肺切除,手术的安全、规范和彻底,是影响病患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手术质量控制、良好的适从性、规范的MDT、术后随访等,都有利于提高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甚至达到长期生存。其中袖式切除(隆突成型或重建)是尽可能保全患者肺功能的复杂手术,隆突重建、腔静脉侧壁成型,涉及到手术的整个团队的协作(外科、麻醉、手术室、ICU、ICU等),术中二次插管、高频通气、腔静脉阻断和分流、腔静脉阻断或分流下的大脑功能的保护、外科技术水平、术后ICU的支持等,该项手术的成功开展,体现了海医二院多学科协作的整体实力,为疑难复杂胸外科手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