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健骨骼,远离骨折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2020年的首个中国的主题为:强健骨骼,远离骨折。
人老了,就容易骨质疏松,得了骨质疏松,就容易发生骨折。在许多人的认知中,骨质疏松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过程,其实这是误区。
什么是骨质疏松?
这里所说的骨质疏松,通常指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随着骨的密度和质量下降,骨的结构发生了破坏,极易造成脆性骨折的全身骨代谢疾病。这就相当于人的身体像一栋楼房,由206块骨头支撑起来,当发生骨质疏松后,房子就像豆腐渣工程一样,容易倒塌。
这种原发性的骨质疏松以绝经5-10年内的妇女和大于70岁的老年人最多见。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延缓老年人骨骼退化的过程,从而延缓和减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
预防骨质疏松的六点建议:
①合理饮食: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虾蟹、紫菜、海带、黑木耳等,这些食物中含钙量较高;
②老年人的对钙吸收能力下降,除了膳食中的钙摄入量,还需要额外补充600mg钙剂(中国营养学会推荐50岁以上人群每天摄入钙1000mg和维生素D10μg);
③戒烟,不过量饮酒;
④适量运动:快走或慢跑,适当训练肌肉力量,增强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⑤晒太阳:以下午3点到傍晚时分的阳光为宜,20-30分钟即可,有助于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储存,维生素D有助于钙在肠道的吸收;
⑥预防跌倒
如何判断自己有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发展是长期的、慢性的,就像“隐形的杀手”,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骨质疏松呢?
①日常活动中出现腰背部疼痛,或者骨痛;
②容易疲劳,劳累后加重,或者负重能力下降;
③发现身高变矮或驼背;
④轻微外力就发生了骨折,比如: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和腕部骨折。
高危人群,应当每1-2年体检,一旦出现以上情况,更应当及时就诊,最重要的是骨密度测定,在骨密度的测定方法中,首先双能X线吸收法(DXA)的测定。
另外,医生通过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ctureriskassessmenttool,FRAX)能帮助患者预测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
骨质疏松有哪些危害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危害就是发生脆性骨折,常见于椎体、髋部和腕关节,严重的情况下有时一咳嗽就可能造成椎体的骨折。全世界每3秒就会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数据显示,发生髋部骨折的老年人,一年内的因各种并发症而死亡的可达到20%,致残率约50%。
得了骨质疏松,最重要的是需要规范化的预防性药物治疗,防止骨折的发生。如果不慎因为轻微暴力而发生了骨质疏松性的骨折,除了接受骨折的治疗外,还应该积极的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可以降低再次骨折的发生率。
另外,钙剂和维生素D这对“黄金搭档”,是治疗骨质疏松不可或缺的基础药物。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进程加快,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将大大增加,骨质疏松症应当像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被对待,它也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老年人体检时应当加上骨密度测定,只有引起人们和社会的重视,才能让更多的人群受益。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