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的杨强,作为四川省第一批援儋医疗队,杨强被分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气膜队核酸检测第三组。连日来,在儋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他和队员穿着三级防护装备在实验室内一待就是7小时以上。气膜方舱实验室环境特殊,每次进舱之前,都要穿上防护服,戴N95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双层乳胶手套等。
加样本、样本提取……这一系列看起来有条不紊的操作流程背后,其实都是与危险并存的。核酸检测时,需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丝毫不敢大意。为了加快工作进程,检测人员手工加样,一个班下来,经常手指又麻又疼。不喝水、不去卫生间,甚至到了饭点也不能及时进餐。呼吸不畅,鼻梁疼痛,眼睛蒙雾……核酸检测的工作强度和对检验人员身体的挑战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本来就患有消化系统基础病的杨强支撑不住而倒地。
8月19日晚,像往常一样忙碌着核酸提取工作的杨强因突发十二指肠急性溃疡出血倒地,经儋州市当地医疗保障组协调后转入儋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目前杨强的生命体征平稳。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外出支援抗疫,我想把这份工作做好,我们进舱之后,必须要把最后一管样本做完才能出舱,因此常常错过饭点。”杨强说,支援儋州一星期后自己才敢告诉家里人,家里人都非常支持自己的决定。
杨强的爱人也是医务人员,“双医”家庭,日常忙碌时,两个孩子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杨强经常错过家里人的电话,错过许多与家里人相处的时间。
“杨强在实验室里的工作能力很强,为了不让我们担心,没有跟我们透露他有消化系统方面的基础病,是在把他送往医院救治时我们才得知他的情况。他加班加点为了让核酸检测结果早点出来,却忘了照顾自己的身体。”队友胡涛说。
“杨强很能干,是队伍的主力军之一,经常忙完手里的活就协助其他岗位老师的工作,准备耗材、加样、清理医疗废物等等。”四川省人民医院气膜队绵阳领队张彬说。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二级调研员、四川省援海南省核酸检测队总调度联络员李军花介绍,为了保障四川援儋队员的安全,他们第一时间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对接,分别确定专人成立医疗保障工作组,确定驻地就近医院及市级三级医院为定点就医机构,建立队员看病就医“绿色就诊转诊通道”保障队员身体健康。杨强突发消化道疾病后,便迅速启用“绿色就诊转诊通道”,通过闭环管理将他转到了当地医院治疗,目前他的生命体征平稳。
“我目前的身体状态已经平稳了许多,感谢当地政府和医疗队对我的关心和及时送我就医,也谢谢四川省核酸检测队和远在绵阳市中心医院领导的关心和慰问,相信在大家的照料下,我一定能早日康复,回归队伍,继续战斗,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让海南恢复往日时光。”杨强笑着说。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